[發明專利]基于FLC的高光譜全偏振成像裝置和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5626.X | 申請日: | 2016-0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7513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欣;周建強;柏財勛;沈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J3/28 | 分類號: | G01J3/28;G01J3/447;G01J3/4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 地址: | 21009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flc 光譜 偏振 成像 裝置 方法 | ||
1.一種基于FLC的高光譜全偏振成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路方向依次放置的前置成像物鏡(1)、光闌(2)、準直物鏡(3)、偏振調制系統(4)、Sagnac干涉器(5)、后置成像物鏡(6)和探測器(7);前置成像物鏡(1)的成像面與準直物鏡(3)的前焦面重合,光闌(2)位于前置成像物鏡(1)的成像面上;偏振調制系統(4)包括沿光路依次設置的第一鐵電液晶(41)、第一相位延遲片(42)、第二鐵電液晶(43)、第二相位延遲片(44)和線偏振器(45),第一鐵電液晶(41)、第一相位延遲片(42)、第二鐵電液晶(43)和第二相位延遲片(44)的快軸及線偏振器(45)的透光軸均位于與光路垂直的平面上;探測器(7)的靶面位于后置成像物鏡(6)的像面位置。
2.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LC的高光譜全偏振成像裝置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驟如下:
步驟一:來自目標各點的光進入前置成像物鏡(1),通過光闌(2)限制前置成像物鏡(1)的像面形狀和尺寸,消除雜散光,再由準直物鏡(3)準直,出射平行光束;光闌(2)位于前置成像物鏡(1)的成像面處,準直物鏡(3)的物方焦平面與前置成像物鏡(1)的像面重合;
步驟二:從準直物鏡(3)出射的光束進入偏振調制系統(4),光束依次通過第一鐵電液晶(41)、第一相位延遲片(42)、第二鐵電液晶(43)、第二相位延遲片(44)和線偏振器(45);第一鐵電液晶(41)、第二鐵電液晶(43)在電壓的控制下,快軸角度發生0o和45o切換,第一鐵電液晶(41)、第二鐵電液晶(43)組合后共有四組快軸角度變化的形式;當偏振調制系統(4)每進行一步干涉掃描時,每個鐵電液晶的快軸角度改變兩次,即每步干涉掃描時入射光經過四組快軸角度狀態的調制,并獲得四幅干涉圖像;
步驟三:經過偏振調制后的光束進入Sagnac干涉器(5),Sagnac干涉器(5)包括分束鏡(51)、第一反射鏡(52)和第二反射鏡(53),光線經過分束鏡(51)分為反射光和透射光,反射光依次經過第一反射鏡(52)和第二反射鏡(53),再經分束鏡(51)反射后出射至后置成像物鏡(6);透射光依次經過第二反射鏡(53)和第一反射鏡(52)后,再經分束鏡(51)透射后出射至后置成像物鏡(6);
步驟四:由Sagnac干涉器(5)出射的光束,經后置成像物鏡(6)后成像在探測器(7)上;
步驟五:每個物點經過偏振調制系統(4)和Sagnac干涉器(5)調制后形成的像點成像在探測器(7)對應的象元上,在探測器(7)的靶面上獲取物點的干涉光強信息,并對干涉光強信息進行處理,得到目標各點的光譜信息及全偏振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FLC的高光譜全偏振成像裝置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驟五中,對干涉光強信息進行處理,具體方法如下:
通過采用內置掃描或者系統整體掃描的方式對探測目標進行推掃,獲取目標各點不同光程差下的干涉信息的目標干涉圖像,并轉化為電信號,對獲取的電信號提取目標各點不同光程差下的干涉數據,提取各stokes偏振矢量下的干涉數據,對其進行傅里葉變換,從而獲取目標各點的光譜信息及全偏振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FLC的高光譜全偏振成像裝置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采用內置掃描方式具體步驟為:轉動Sagnac干涉器(5),旋轉軸經過分束鏡(51)中心,旋轉軸方向垂直于紙面所在平面。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FLC的高光譜全偏振成像裝置的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整體掃描方式具體步驟為:平移或旋轉整個基于FLC的高光譜全偏振成像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562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