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秒激光加工航空發動機葉片氣膜孔的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64752.3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585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孫樹峰;邵勇;孫術彬;孫術慧;莊梅;王萍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樹峰 |
| 主分類號: | B23K26/382 | 分類號: | B23K26/382;B23K26/064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張勇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激光 加工 航空發動機 葉片 氣膜孔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飛秒激光加工航空發動機葉片氣膜孔的裝置及方法,包括飛秒激光器系統、光學導光系統、機械加工平臺系統和控制系統,所述飛秒激光器系統的光路出口與光學導光系統的光路入口相對,光學導光系統的光路出口與機械加工平臺系統的工作區域相對;所述機械加工平臺系統與控制系統相連,控制系統調節機械加工平臺系統的運動方向和運動速度。本發明通過飛秒激光加工系統能快速、高質量的完成航空發動機葉片氣膜孔的加工,解決了目前航空發動機葉片加工過程中普遍存在的有重熔層、微裂紋、需后續加工、加工效率低、不能加工非導電材料等問題,為未來高質量的航空發動機葉片氣膜孔的加工制造提供了一套很好的解決方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激光微孔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飛秒激光加工航空發動機葉片氣膜冷卻孔的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先進的航空發動機普遍采用小孔氣膜冷卻式渦輪葉片,以增加渦輪前溫度,從而提高發動機的推重比。航空發動機性能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葉片上氣膜冷卻孔的形狀和質量,氣膜冷卻孔因其對發動機的冷卻有較明顯的效果,故一直受到航空裝備業的廣泛關注。然而由于氣膜孔的加工技術難度高,一直是航空裝備制造業亟需解決的難題。
氣膜冷卻孔的直徑通常為0.1mm~0.8mm,其空間分布復雜,且定位精度要求高,角度多為15°~90°的斜孔,孔的形狀多為圓錐形或簸箕形等,這些要求大大增加了其制造的難度,決定了傳統的機械加工方法已經很難滿足大批量微小氣膜孔的加工需求。目前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氣膜孔的加工一般采用電火花、電液束流、長脈沖激光加工等方式。電火花加工是利用導電零件材料和工具電極之間脈沖性火花放電時的電腐蝕現象將多余材料去除的方法。電火花加工主要缺點是電極損耗大,但制作和修復較困難,生產效率低,且只能加工導體,同時也會產生微裂紋和重熔層。盡管針對重熔層的問題,研究人員對此開展了很多研究,如使用高速電火花穿孔加工技術、優化電火花加工參數、使用新材料電極等,以減小重熔層厚度,但這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重熔層問題。電液束加工包括電射流加工、毛細管電解加工和噴射液束電解加工三種不同的加工方式。電液束加工氣膜孔不會產生重熔層、微裂紋和熱影響區,但電液束的加工效率極低,輪廓形狀最不可控,尺寸精度重復性差,且只能加工一定尺寸范圍的圓孔,很難加工異形孔及多角度斜孔,不能滿足批量生產需求。長脈沖激光加工航空發動機葉片氣膜孔的孔壁一般存在數十微米厚的重熔層,而且重熔層內通常也存在微裂紋,有的甚至進入基體。這些缺陷的存在直接影響了葉片的疲勞壽命,更嚴重的會導致葉片在工作中疲勞斷裂,其后果不堪設想(張曉兵.激光加工渦輪葉片氣膜孔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應用激光.2002)。
隨著激光技術的快速發展,高功率、高光束質量的超短脈沖出現,飛秒(10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飛秒激光加工航空發動機葉片氣膜孔的裝置及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無重熔層、對材料無選擇性等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樹峰,未經孫樹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475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