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環境友好型團頭魴生態養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3295.6 | 申請日: | 2016-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85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03 |
| 發明(設計)人: | 孫盛明;戈賢平;朱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01K61/6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孫昱 |
| 地址: | 21408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環境友好 型團頭魴 生態 養殖 方法 | ||
1.一種環境友好型團頭魴生態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池塘設置:其中池塘水深為1 .5-2m,池底淤泥不超過25cm;
步驟二,設置生物浮床:在池塘中放入生物浮床;
步驟三,池塘套養群體組成:池塘主養團頭魴,同時套養其他魚類;
步驟四,飼料與投喂:以人工投喂的方式進行投喂;
步驟五,水質調控:對池塘水質進行實時調控,保證魚類健康成長;
步驟二中所述生物浮床包括托架(1)和浮床單元(2),其中浮床單元(2)周圍由托架(1)包圍固定,浮床單元(2)中設置有植物種植區域(3),托架(1)的垂直高度大于浮床單元(2)的垂直高度,托架(1)內部中空,托架(1)下方設置有內外相通的格柵孔(4),托架(1)上表面設置有能將格柵孔(4)打開或關閉的插板(5),托架(1)上表面設置有投料孔(6);步驟二中設置生物浮床的條件為當池塘水溫為24℃-30℃時在池塘中放入生物浮床,生物浮床與池塘的寬邊平行擺放并覆蓋池塘水面面積的20-30%;步驟三中所述套養其他魚類為鯽魚、鰱魚或鳙魚的一種或幾種;步驟三中,所述團頭魴每畝放養1600~1800 尾,平均規格為0 .1 kg/尾;所述鯽魚每畝放養300~500尾,平均規格0 .1 kg/尾;鰱魚每畝放養150~200 尾,平均規格0 .3 kg/尾,鳙魚每畝放養100~150尾,平均規格0 .3 kg/ 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境友好型團頭魴生態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所述池塘面積為8-9畝。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境友好型團頭魴生態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池塘一側還設置有投飼機,在池塘中心設置有增氧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境友好型團頭魴生態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 )的下端一側設置有進水口(7),與其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出水口(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境友好型團頭魴生態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所述飼料與投喂具體為投喂粗蛋白質量分數為35%配合飼料并輔以青飼料,餌料系數平均小于2;試驗魚采用人工投喂,每天投喂3次,投喂時間分別為8:00點、12:00點和17:00點,每次的投喂時間以把飼料吃完為宜。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境友好型團頭魴生態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所述水質調控具體為當池塘水質較肥時,利用生物浮床中水生植物的搭配吸收水體中的氮和磷營養物質,同時利用花、白鰱控制水體中的浮游生物;在7-9月份,每隔7天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制劑或其它微生態制劑進行調節水質,必要時進行加注新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329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