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液壓碟剎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3090.8 | 申請日: | 2016-0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15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6 |
| 發明(設計)人: | 胡立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慈溪市博力車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L1/00 | 分類號: | B62L1/00;B62L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 地址: | 315325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位彈簧 剎車片 卡鉗活塞 液壓碟剎 剎車盤 卡鉗 上泵 剎車液 殼體 剎車片間隙 活塞 后剎車盤 剎車動作 剎車片鎖 車架 復位 車把 油管 整車 連通 剎車 車輪 摩擦 組裝 體內 壓縮 幫助 保證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液壓碟剎,該液壓碟剎包括:設置在車把上的上泵,設置在車架上的卡鉗,以及設置在車輪上的剎車片,其中,上泵與卡鉗通過油管連通,卡鉗包括設置在剎車片兩側的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卡鉗活塞,卡鉗活塞連接有與剎車片相對應的剎車盤;還包括套裝在殼體上的復位彈簧,其中,在上泵向卡鉗供剎車液時,剎車液推動卡鉗活塞將剎車片鎖緊,復位彈簧被壓縮。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的復位彈簧,在剎車動作停止時,通過復位彈簧幫助卡鉗活塞回到初始位置,帶動剎車盤復位,避免在剎車停止后剎車盤與剎車片之間的摩擦,保證了足夠的剎車片間隙從而縮短整車組裝時間,減少或杜絕剎車盤刮蹭現象,提升使用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剎車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液壓碟剎。
背景技術
剎車是車輛在行駛時的安全保障,為了提高剎車的制動效果,現有技術中普遍采用液壓剎車,但是,現在市面上的液壓碟剎,一個很普遍的問題是剎車盤間隙很小,容易和剎車碟盤產生刮蹭,降低做功效率,產生的噪音也使產品的使用體驗變差, 在工業化的生產中,剎車盤間隙小也意味著整車安裝剎車器的調校時間延長,嚴重影響生產效率的提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液壓碟剎。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液壓碟剎,該液壓碟剎包括:設置在所述車把上的上泵,設置在車架上的卡鉗,以及設置在車輪上的剎車盤,其中,所述上泵與所述卡鉗通過油管連通,并用于向所述卡鉗輸送剎車液,所述卡鉗包括設置在所述剎車盤兩側的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卡鉗活塞,所述卡鉗活塞連接有與所述剎車盤相對應的剎車片;還包括套裝在所述殼體上的復位彈簧,其中,在所述上泵向所述卡鉗供剎車液時,所述剎車液推動所述卡鉗活塞將所述剎車盤鎖緊,所述復位彈簧被壓縮。
優選的,所述復位彈簧為U型的彈性片。
優選的,所述卡鉗包括設置在所述剎車盤一側的第一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剎車盤另一側的第二殼體,所述卡鉗活塞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內,所述彈性片內的一端抵壓在所述卡鉗活塞上,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殼體固定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剎車片彈簧,且所述剎車片彈簧一端抵壓在第一殼體上,另一端抵壓在所述剎車片上。
優選的,所述剎車盤的個數為兩個,且兩個剎車盤分別設置在車輪的兩側,所述卡鉗活塞的個數為兩個,且兩個卡鉗活塞分別連接有剎車片,兩個剎車片與所述兩個剎車盤一一對應。
優選的,所述卡鉗包括設置在所述剎車盤一側的第一殼體,以及設置在所述剎車盤另一側的第二殼體,所述兩個卡鉗活塞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內,所述彈性片的兩端分別抵壓在卡鉗活塞上。
優選的,所述彈性片位于所述第一殼體及所述第二殼體之間,且所述彈性片上穿設有開口銷,所述開口銷分別與所述第一殼體及所述第二殼體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上泵包括:殼體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活塞桿,還包括鉸接在所述殼體上的把手,所述把手與所述活塞桿連接并用于推動所述活塞桿運動;還包括彈簧,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抵壓在殼體以及活塞桿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的復位彈簧,在剎車動作停止時,通過復位彈簧幫助卡鉗活塞回到初始位置,帶動剎車片復位,避免在剎車停止后剎車片與剎車盤之間的摩擦,保證了足夠的剎車盤間隙從而縮短整車組裝時間,減少或杜絕剎車片刮蹭現象,提升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液壓碟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泵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卡鉗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復位彈簧的一種安裝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慈溪市博力車業有限公司,未經慈溪市博力車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309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