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營養米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62707.4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337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鄧紹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紹權 |
| 主分類號: | A23L33/00 | 分類號: | A23L33/00;A23L11/00;A23L7/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潭***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營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品,特別是一種營養米。
背景技術
《黃帝內經》認為“五谷為養”,其五谷指:“稻(或麻)、黍、稷、麥、菽”(即:稻米(或芝麻)、小米、黃米、麥子、大豆)。
五谷養五臟,五谷能使人健康長壽(健康活125歲至175歲),可現實生活中存在下列缺陷,導致我國大多數人不健康或亞健康。
1、“五谷不分”,有的人把雜糧當成五谷,有的專家甚至提出用“玉米”取代“小米”。玉米中煙酸不能直接被人體利用,玉米為主食容易導致“皮炎、癡呆、腹瀉(“三D癥”或稱癩皮?。保s糧往往偏性重,多吃不利健康。
2、“五谷”,生活中一般都是單一吃,沒有同時食用,并且有地域性,造成不健康和亞健康人群大量存在,如我國2億多乙肝患者,主要分布在以大米為主食,很少吃麥的人群中(麥養肝、吃麥少,肝就弱,容易得?。?;又如東北大豆種植和食用較多,所以東北人個子較南方人高(大豆養腎,腎主骨,東北人個子高)。
3、“五谷”中因為“小米、黃米口感較粗,吃的人不多,一般只煮稀飯,做早餐或糕點;“大豆”吃多了易肚子痛、脹氣,一般是做豆腐等,或偶爾做零食,在中小學校,雖然國家推行大豆計劃,但是,大多數學生還是因習慣、口感等吃得少。
4、“五谷”單獨食用時,大豆、小米、黃米、小麥(其偏性分別為溫、寒、溫、寒),都有偏性,都不利五臟健康,尤其沒有量的控制。如大豆吃多了或連吃會出現脹氣、肚子痛、腹瀉等問題。
5、現實生活中,缺少能夠把五谷按照科學適當的配比搭配、每天每餐都食用的方法,沒有人真正做到五谷同吃,五臟同養。
6、“五谷”營養成分差異大,其中,主要糧食大米中與健康關系特別重要的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維生素B1、B2都低;而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升糖指數高,不利于人民健康,尤其是不利糖尿病人健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營養米。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途徑實現的:一種營養米,它由小麥、小米、黃米、粳米及大豆構成,上述各組分按重量比為110:190:230:400:70。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化,所述的大豆粒徑小于等于3mm。
本發明一種營養米,解決了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下問題:
一是解決了五谷偏性、口感和五谷同食問題?!饵S帝內經》著書已有2000多年,《本草綱目》至今已有600多年,今天還有一些著名醫學專家把玉米當五谷之一,何況老百姓。“五谷為養”,“三分治,七分養”,“陰陽互根”理論廣泛為醫學工作者和很多老百姓所熟知,但在現實生活中,極少有五谷同食,實現五谷養五臟者,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過去是因為物產與交通,現在主要是對五谷養五臟的認識不足;單獨食用口感不太好如小米粗口和食物的偏性,如大豆吃多點就肚子痛,拉肚子等。營養米配方解決了五谷偏性,口感差和五谷同食問題。
二是解決了五谷配比和量化問題。過去人民都在使用一個詞“適量”,研究什么是適量沒有一個標準,五谷中究竟那種谷要吃多少,十天半月各吃幾餐,每餐的份量如何,沒有標準,甚至大多數人干脆不管,身體出現問題再找醫生。本配方把五谷作主食,每餐食用,讓心肝脾肺腎五臟每天都得到供養;經過計算五谷的配比,實現了五谷食性和平,改決了五谷偏性問題,能量和關鍵營養素含量控制問題。
三是解決傳統食物食療問題。按照現代營養學《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黃帝內經》等中醫學觀點,營養米長期食用可有效預防、減少包括癌癥在內的慢性疾病。
1、防治與肝有關的慢性疾病。
①肝炎尤其是乙肝。
我國衛生部門公開資料:乙肝患者,全國有2億多人。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肝炎,尤其是乙肝高發于南方等以大米為主食,吃麥少和不吃麥的人群。肝炎和乙肝的外因是病毒感染,內因是肝臟弱,易被感染,其特點與《黃帝內經》麥養肝,少吃和不吃麥的人肝缺少供養而導致肝不強相對應。因此,營養米讓麥成為主食之一,有利于防治乙肝等肝病。
②抑郁癥等精神疾病。
抑郁癥等精神疾病,西醫沒辦法根治,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就對抑郁癥等精神病有深入研究,把它們列為情志病,病因是肝的疏泄功能出現障礙,通過調養肝,增強肝的疏泄功能就可以完全治愈情志病。
營養米通過麥養肝,可以提高肝的疏泄功能,預防和減少抑郁癥等精神病以及女性常見的內分泌失調等疾病。
③其它與肝有關的其它疾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紹權,未經鄧紹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27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降血糖的飲料
- 下一篇:一種高麗紅參猴頭菇細胞破壁超微粉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