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刺梨果渣營養液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62304.X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7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丁筑紅;孟滿;丁旭;柳飛;林梓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19/00 | 分類號: | A23L19/00;A23L29/00 |
| 代理公司: | 貴陽東圣專利商標事務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蘭艷文 |
| 地址: | 550025 貴州省***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刺梨 營養液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刺梨果渣營養液及其對刺梨副產物果渣有效增值的處理技術。
背景技術
刺梨多富含有維生素C、糖類、微量元素及黃酮類物質等營養成分,具有二十多項生理功能,在醫藥、食品、保健品領域得到重視和利用,每年果品加工企業產生大量的果渣,但副產物刺梨果渣常被作為廢棄物而丟棄。目前,針對刺梨果渣副產物高值化增值處理技術和二次產品的開發研究欠缺。刺梨果渣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同時其黃酮類、VC等活性物質含量較高,因此,研發提高刺梨果渣生物活性和保健特性技術及新產品加工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刺梨副產物果渣有效增值的處理技術從而得到刺梨果渣營養液,該營養液有效提升了刺梨果渣的經濟價值和生理效能,且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時間短、安全性高;處理后產物可直接作為營養液產品加工或其他食品的營養配料或下游高端產品原料。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刺梨果渣營養液,是刺梨果渣經過發酵實現副產物有效增值處理而成,包括以下步驟:
A、刺梨果渣及干燥預處理:新鮮刺梨果,分揀清洗挑選,榨汁后留取果渣,將果渣于低溫冷庫-18℃凍結后,經55-60℃遠紅外鼓風干燥烘干備用;
B、嗜酸乳桿菌擴大培養處理,包括:
(1)菌種培養基的配制:常規改良MRS瓊脂培養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鈉5.0g,檸檬酸鈉0.05g,吐溫(TW)80為1.0mL,K2HPO4為2.0g,MgSO4·7H2O為0.2g,MnSO4·7H2O為0.05g,碳酸鈣20.0g,質量體積比為1.5g/100mL的瓊脂蒸餾水1.0L,自然pH,121℃,0.1Mpa滅菌30min,用于培養乳酸菌斜面菌種;
(2)液體種子培養基:常規改良培養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鈉5.0g,檸檬酸鈉0.05g,吐溫(TW)80為1.0mL,K2HPO4為2.0g,MgSO4·7H2O為0.2g,MnSO4·7H2O為0.05g,碳酸鈣20.0g,蒸餾水1.0L,自然pH,121℃,0.1Mpa滅菌30min,用于乳酸菌菌種活化培養;
C、刺梨果渣加工處理:果渣干經粉碎過60-80目篩,以固液質量比1:10制取鮮果渣漿液培養基煮沸后冷卻至30℃,接入10%的嗜酸乳桿菌GIM.1.208液體種子,在自然pH條件下,發酵培養24h-28h結束,得到果渣粉營養液,低溫0-5℃保存。
根據后續用途設計進行相關調配加工處理。
本發明專利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有效提升了刺梨果渣的經濟價值和生理效能,且方法簡單易行、成本低、時間短、安全性高;處理后產物可直接作為營養液產品加工或其他食品的營養配料或下游高端產品原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刺梨果渣營養液具體實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一種刺梨果渣營養液,是刺梨果渣經過發酵實現副產物有效增值處理而成,包括以下步驟:
A、刺梨果渣及干燥預處理:新鮮刺梨果,分揀清洗挑選,榨汁后留取果渣,將果渣于低溫冷庫-18℃凍結后,經55-60℃遠紅外鼓風干燥烘干備用;
B、嗜酸乳桿菌擴大培養處理,包括:
(1)菌種培養基的配制:常規改良MRS瓊脂培養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粉5.0g,葡萄糖5.0g,乙酸鈉5.0g,檸檬酸鈉0.05g,吐溫(TW)80為1.0mL,K2HPO4為2.0g,MgSO4·7H2O為0.2g,MnSO4·7H2O為0.05g,碳酸鈣20.0g,質量體積比為1.5g/100mL的瓊脂蒸餾水1.0L,自然pH,121℃,0.1Mpa滅菌30min,用于培養乳酸菌斜面菌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大學,未經貴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23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紅枸杞鮮品殘次果系統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即食魷魚皮醬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