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填料振密地基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2145.3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476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3 |
| 發明(設計)人: | 顧國榮;郭星宇;陳暉;楊硯宗;王愷敏;王克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長凱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08 | 分類號: | E02D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標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閘***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填料 地基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地基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粉性土、砂性土以及碎石土的無填料振密地基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沿海城市開始圍海造田,以滿足住宅及工業用地的需求,而圍海造田的地基土往往是松散的吹填砂,容易發生液化、承載力差,不能直接作為建筑物的地基,目前常用的地基處理方法包括換填、強夯和振沖密實砂樁處理等處理方法。但是,采用上述常用地基處理方法對吹填砂地基進行處理時,往往存在投入成本高、工期長、施工效率較低、地基加固處理效果較差等多種缺陷和不足。因而,一種成本低,施工方便的施工工藝有待提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無填料振密地基處理方法,該處理方法通過將具有孔洞的鋼管在地基中進行上提留振,使地基砂土經孔洞流入鋼管內,從而形成振密砂樁及其外圍的振密影響區。
本發明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一種無填料振密地基處理方法,適用于非粘性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在一鋼管局部區域內開設若干孔洞,使所述鋼管底部封閉;將所述鋼管沉放入地基中指定深度;使所述鋼管底部打開,每上提一段設定距離后留振一段時間,直至所述鋼管完全上提離開地基,形成振密砂樁及其外圍的振密影響區。
所述鋼管底部為可脫落式樁尖、可開合式封門中的一種。
所述若干孔洞位于地基表面以下1~2m高度范圍內的所述鋼管上。
所述鋼管下沉的速度為0.5~2m/min。
待將所述鋼管沉放入地基中指定深度后,留振1-9分鐘。
待留振所述鋼管內砂土的高度達到地基表面高度時,上提所述鋼管,每上提一段設定距離后留振一段時間,直至完全上提離開地基。
本發明的優點是,地基處理方法成本低、施工方便且工期短、效率高,可振密地基砂土,消除砂土液化的結果,振密砂土過程中無填料,與常規振沖砂樁工藝相比,可節約工程造價30%以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通過振動鋼管樁振密地基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鋼管上孔洞的局部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施工若干振密砂樁振密地基的平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圖3中的A-A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鋼管底部采用可開合式封門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特征及其它相關特征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
如圖1-4,圖中標記1-7分別為:鋼管1、孔洞2、錐形樁尖3、振密影響區4、砂土5、振密砂樁6、封門7。
實施例1: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具體涉及一種無填料振密地基處理方法,適用于粉性土、砂性土以及碎石土,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根據待處理地基的工程要求,選用直徑和高度合適的鋼管1,在鋼管1上的局部區域均勻開設若干用于進砂的孔洞2,該局部區域是指待鋼管1沉入地基中指定深度后,在地表以下1~2m高度范圍內的鋼管1區域;同時在鋼管1的下端口可拆卸式安裝由鋼筋混凝土預制的錐形樁尖3,以對鋼管1的下端口進行封堵,同時起到下沉導向作用;
(2)通過利用振動錘或機械手的振動方式將鋼管1沉入砂土5中,下沉速度控制在0.5~2m/min,以確保在地基砂土5中足夠的影響半徑;在鋼管1下沉的過程中,管外砂土5在振沖力作用下經孔洞2流入鋼管1內,待將鋼管1沉放至設計深度后,留振數分鐘(1~9分鐘,根據土質的不同,選擇不同的留振時間,以達到設計要求的土質密實程度)促使淺層砂流入鋼管1內,以確保鋼管1內、外范圍的砂土被進一步振密,錐形樁尖3在激振力作用下脫落留在樁底;
(3)待鋼管1內填砂高度與外部砂土5高度相平時,停止上一步驟中的留振,將鋼管1上提0.5m,留振35~45s;再將鋼管1上提0.5m,留振35~45s;如此往復,待上提至淺層砂土5距地表2m深度范圍后,每上提0.5m后留振60s,如此往復,直至鋼管1脫出土體,以保障鋼管1內、外范圍的砂土密實度,從而形成振密砂樁6及其外圍一周的振密影響區4,振密影響區4的范圍為振密砂樁6外的1-3米范圍,具體同激振力大小、上提留振時間長短、土質條件以及鋼管直徑有關;
(4)移至下一樁位,并按上述步驟(1)-(3)中方法施工振密砂樁6及其外圍一周的振密影響區4;如此往復,直至完成如圖3、4所示所有的樁位,從而有效提高地基承載力并消除砂土液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長凱巖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長凱巖土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214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