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池塘養殖的循環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1519.X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3255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培安;曾麗琴;謝成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市明盛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池塘 養殖 循環 水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池塘養殖的循環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為了保護海洋、湖泊等水利資源,水產養殖業迅速發展并日益壯大,而采用混凝土構建的小型人工池塘養殖成了很多人的選擇,這種方式為高密度精養,然而由于該方式采用的水循環方式為不流動,在養殖一段時間后,水質量逐漸下降,水中細菌含量增多,含氧量下降,又因為飼料的沉積,水質惡化,嚴重影響水生動物的生長,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池塘養殖的循環水處理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池塘養殖的循環水處理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池塘養殖的循環水處理系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裝有水槽,且水槽的一端與進水泵通過軟管相連接,所述進水泵安裝在進水泵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裝有進水泵座,所述進水泵與第二進水管的一端相連接,且第二進水管的另一端與過濾器相連接,所述過濾器與第一進水管的一端相連接,且第一進水管的另一端連接有保護罩,所述保護罩的側面安裝有氧氣濃度檢測裝置,所述過濾器安裝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水槽的側面安裝有控制器和臭氧發生器,且臭氧發生器通過軟管與臭氧消毒管相連接,所述臭氧消毒管安裝在水槽的內底面,所述水槽的上表面安裝有電機支撐板,且電機支撐板與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軸承相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攪拌頭,所述水槽內部鑲嵌有微過濾板,且水槽的下表面安裝有電動擋板,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裝出水泵座,且出水泵座的上表面安裝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通過軟管與水槽的一端相連接,且出水泵通過軟管與高壓水桶相連接,所述高壓水桶安裝在底座的上表面,且高壓水桶上端通過螺栓與水桶蓋密封連接,所述水桶蓋的上端安裝有壓力繼電器,所述底座的一端安裝有支架,且支架的一端安裝有分流管,所述高壓水桶通過導管連接分流管,而且分流管上安裝有高壓噴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裝有儲污桶,所述控制器分別電連接氧氣濃度檢測裝置、進水泵、臭氧發生器、電機、壓力繼電器、電動擋板和出水泵,所述保護罩為中空結構,且保護罩的四個側面開有密布小孔,所述攪拌頭上有四個葉片,且葉片均勻安裝在一個圓周內,而且攪拌頭位于水槽的內部,所述高壓噴頭的數量是五個,且高壓噴頭均勻安裝在分流管上,所述支架的數量是兩個,且支架分別安裝在底座的兩個側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池塘養殖的循環水處理系統,采用自動檢測水中含氧量、抽水、過濾、殺菌充氧及高壓噴射循環系統,運用保護罩防止水生動植物進入水循環,采用微過濾板對殘餌、糞便、大顆粒懸浮物進行分離,實現水質清潔,同時水循環過程中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氧化破壞和分解細胞內酶而迅速使各種病源菌致死,同時達到除色、去除異味、改善水質,采用高壓水桶結構,讓噴射出的高速水與空氣充分接觸,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整個裝置操作簡單,循環效率高,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氧氣濃度檢測裝置、2保護罩、3第一進水管、4過濾器、5進水泵座、6第二進水管、7進水泵、8底座、9控制器、10水槽、11微過濾板、12臭氧發生器、13電機、14臭氧消毒管、15出水泵、16出水泵座、17高壓噴頭、18分流管、19支架、20高壓水桶、21壓力繼電器、22水桶蓋、23攪拌頭、24電機支撐板、25電動擋片、26儲污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市明盛通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泉州市明盛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151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