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造板材及人造板材制造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60762.X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65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葉振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振林 |
| 主分類號: | B27D1/04 | 分類號: | B27D1/04;B27D1/08;B32B21/13;B32B21/14;B32B7/12;B32B37/12;B32B37/10;B32B3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愛智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065806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造 板材 制造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造板材領域。
背景技術
人造板,以木材或其他非木材植物為原料,經一定機械加工分離成各種單 元材料后,施加膠粘劑和其他添加劑膠合而成的板材或模壓制品。遠紅外粉末 能夠輻射出比正常物體更多的遠紅外線,即紅外輻射率更高,是良好的人體保 健用遠紅外輻射材料,具有抗紫外線、殺菌消除異味、防病治病等功能,可以 有效地改善人體微循環,促使正常微循環血流增加2~3倍,提高組織供氧,改 善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負離子粉是人類利用自然界產生負離子的原理,人 工合成或者配比的一種能夠產生負離子的復合礦物粉末,一般都是電氣石粉加 鑭系元素或者稀土元素。負離子被確認是具有殺滅病菌及凈化空氣的有效手段, 其機理主要在于負離子與細菌結合后,使細菌產生結構的改變或能量的轉移, 導致細菌死亡,最終降沉于地面。醫學研究表明,空氣中帶負電的微粒使血中 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輸送、吸收和利用,具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人 體免疫能力,增強人體肌能,調節肌體功能平衡的作用。據考證,負離子對人 體7個系統,近30多種疾病具有抑制、緩解和輔助治療作用,尤其對人體的保 健作用更為明顯。
當前常見的具有遠紅外線和負離子發射能力的人造板材都是在表面包覆具 有遠紅外線和負離子發射能力的材料,或者在人造板表面制造空隙以容納遠紅 外負離子材料等手段。生產工藝流程中工序較多,生產工藝較為復雜,生產成 本高。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將遠紅外線和負離子材料直接引入到了生產流 程當中,將其當做傳統原材料的一部分直接參與人造板材的生產,減少工藝流 程,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根據發明人大量的試驗和研究,采用了不同于現有技 術的涂膠成分、涂膠量和涂膠前芯板的含水率,使板材成型后更加結實、環保 且遠紅外輻射波長適中、負離子釋放量最佳;同時,本發明改進了人造板材的 預壓和熱壓工藝,在本發明的壓合工藝條件下,人造板材的牢固度、起鼓率、 脫膠率大幅下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人造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在木材板坯表面包覆具有遠紅外線和/或負離子發射能力的材料層。
進一步地,還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1,將木材旋切或刨切成預定厚度和尺寸的木材芯板;
步驟S102,將木材芯板進行晾曬或者預壓烘干處理,使處理之后的木材芯 板含水率為6%~15%;
步驟S103,選用脲醛樹脂膠水,加入占總重量比為20%~30%的面粉和豆粕 粉混合物,其中面粉和豆粕粉比例為1:2,所述豆粕粉的目粒度為400~800目, 加入占總重量比為3%~6%的遠紅外粉和/或占總重量比為3%~6%的負離子粉攪 拌均勻,使之成為具有流動性的粘稠液體涂膠;
步驟S104,使用涂膠機將調制好的涂膠均勻涂在芯板上,涂膠量在240g/ ㎡至350g/㎡之間;
步驟S105,將涂膠后的芯板堆疊為若干層并擺放整齊,即成為板坯;
步驟S106,將所述板坯裝入冷壓機施加1.5MPa~2.5MPa壓力冷壓,冷壓 時間30分鐘至1小時;
步驟S107,將板坯裝入熱壓機,用熱壓機在131~160攝氏度下施加1.5~ 2.5MPa的壓力熱壓,熱壓時間為T,板坯厚度為H,使得T≥(H/1mm)·1.5min;
步驟S108,將板坯晾涼,上鋸將板坯切割成所需形狀。
進一步的,所述制作木材芯板的木材包括楊木、柳木、樺木、松木或桉木。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5中的板坯可以由不同種類的木材芯板堆疊擺放而 成。
進一步的,所述熱壓機的加熱方式包括蒸汽鍋爐、導熱油爐或電熱。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5中的板坯由不同紋理的芯板堆疊擺放而成。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根據上述的人造板材制造方法制造的人造板材。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振林,未經葉振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076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污水處理用污泥濃縮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污泥脫水干化、焚燒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