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厚樸酚在殺滅魚類寄生原蟲中的應用及其制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0237.8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2652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凌飛;王高學;朱斌;劉廣路;宋晨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05 | 分類號: | A61K31/05;A61P33/02;A61P33/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陸萬壽 |
| 地址: | 712100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厚樸 殺滅 魚類 寄生 原蟲 中的 應用 及其 制劑 | ||
本發明公開了厚樸酚在殺滅魚類寄生原蟲中的應用及其制劑:厚樸酚作為一種無公害綠色新型漁藥,對魚類毒性低、不易產生耐藥性,能有效殺滅離體和在體多子小瓜蟲;將厚樸酚、乙醇和菜籽油混合攪拌至厚樸酚完全溶解,得混合溶液;將表面活性劑以及透皮劑加入混合溶液中后攪拌均勻,即得殺滅魚類寄生原蟲的防治劑,按重量百分比計量,厚樸酚為6~12%、乙醇為3~6%、表面活性劑為1~3%、透皮劑為1~4%的,余量為菜籽油,該防治劑生產成本低,使用方法簡單,便于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厚樸酚(C18H18O2)的用途,尤其涉及厚樸酚在殺滅魚類體表寄生蟲藥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目前漁業生產中,魚類病害是實現水產養殖業高產高效的主要障礙之一,其中魚類寄生蟲病是發病率最高,危害最嚴重的一類魚類疾病。據全國水產總站統計數據表明,在魚類118種生物源性疾病中寄生蟲疾病占24.58%,其中魚類寄生原蟲病是流行普遍、危害最嚴重的一類。魚類寄生原生動物包括肉足鞭毛門(Sarcomastigophora)、復頂門(Apicomplexa)、微孢子門(Microspora)、囊孢子門(Ascetospora)、黏孢子門(Myxozoa)和纖毛門(Ciliophora)六大門類。其中車輪蟲、多子小瓜蟲(簡稱小瓜蟲)以及黏孢子蟲是對魚類危害比較大的種類,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范圍內均有報道。目前,小瓜蟲病、車輪蟲病等寄生原生動物病的流行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有資料顯示,在我國的一些省份幾乎每年都有這些疾病的發生,引起魚的死亡并造成大量的經濟損失;此外,這些疾病還嚴重影響了觀賞養殖漁業的發展。因此,預防控制和治療寄生原蟲病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經濟價值。
當前,我國常用的臨床殺原蟲漁藥主要是硫酸鋅、硫酸銅、鹽酸氯苯胍、地克珠利等,而日益突出的耐藥性、食品安全和環境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寄生原蟲疾病控制的瓶頸。天然產物易降解、對非靶標生物毒性低,因此從中發現殺蟲活性分子是有效創制無公害漁藥的一條重要途徑。
厚樸酚是從木蘭科植物厚樸(Magnolia officinali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中提取分離的一種化合物,其結構式為:
厚樸酚的分子式為C18H18O2,分子量為266.32,呈無色針狀結晶,在氯仿、丙酮、乙醚等有機溶劑中易溶,微溶于水,熔點為102℃。厚樸酚已知具有抗菌、抗腫瘤、抗氧化、抗潰瘍等多種藥理作用。目前,尚無厚樸酚在殺滅魚類寄生原蟲的研究與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厚樸酚在制備用于殺滅魚類寄生原蟲多子小瓜蟲的藥物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殺滅魚類寄生原蟲的防治劑,該防治劑按重量百分比計量由下列原料組成:6~12%的厚樸酚、3~6%的乙醇、1~3%的表面活性劑、1~4%的透皮劑,余量為菜籽油,上述原料的總和為100%;所述表面活性劑選自吐溫-20;所述透皮劑選自水溶性氮酮。
本發明的最后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殺滅魚類寄生原蟲的防治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計量稱取厚樸酚、表面活性劑、透皮劑、乙醇以及菜籽油,備用;
2)將厚樸酚、乙醇和菜籽油混合攪拌至厚樸酚完全溶解,得混合溶液;
3)將表面活性劑以及透皮劑加入步驟2)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后攪拌均勻,即得殺滅魚類寄生原蟲的防治劑。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對已知化合物厚樸酚發掘了新的用途,開拓了新的應用領域。
2)厚樸酚是一種無公害綠色新型漁藥有效成分,對魚類毒性較低、不易產生耐藥性,能有效殺滅離體和在體多子小瓜蟲,效果顯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未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023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