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集成化生物接觸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60045.7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36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東;馬翠;常妮妮;馮佩;王曉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濤 |
| 地址: | 71005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集成化 生物 接觸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涉及可實現懸浮物、高濃度有機物以及低濃度氮磷等營養鹽的同步去除,特別涉及一種集成化生物接觸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廢水及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使許多地區的飲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質性缺水現象非常嚴重,主要表現為氨氮濃度上升,溶解氧下降,有機污染加重,原水水質呈下降態勢。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合理地利用現有的水資源,對已受污染的原水進行預處理,提高供水水質的安全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尋求新的工藝方法,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和有機污染物,是當前凈水工藝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在微污染原水的預處理技術中,生物預處理工藝被認為是最有效的技術之一,它借助于微生物群體的新陳代謝活動,對水中的氨氮、有機污染物、亞硝酸鹽及鐵、錳等無機污染物進行初步去除,這樣既改善了水的混凝沉淀性能,使后續的常規處理更好發揮作用,也減輕了常規處理和后續深度處理工藝單元的負荷,延長過濾或活性炭吸附等物化處理工藝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容量,最大可能地發揮水處理工藝整體作用,降低水處理費用,更好地控制水的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成化生物接觸裝置,將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同時設置在同一生物接觸氧化塔內,可實現懸浮物、有機物以及氮磷等營養鹽的同步去除,可縮短水處理流程,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同時,本裝置占地面積小、建設成本低、結構簡單,可以在完成沉淀功能的同時實現水中有機物及氮磷的同步強化去除,且具有良好的抗沖擊負荷能力。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集成化生物接觸裝置,包括生物接觸塔1,所述生物接觸塔1中自上而下設置厭氧區、缺氧區以及好氧區,生物接觸塔1頂部設置帶有出氣管14的集氣腔2,底部設置帶有出泥口6的泥斗3,生物接觸塔1在集氣腔2與泥斗3之間的側壁的上部設置出水口,下部設置進水口5,曝氣盤10設置在所述泥斗與好氧區之間,系統運行時,空氣向上運動,依次經好氧區、缺氧區,系統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氣體進入集氣腔2并最終從出氣管14排出,同時污水從進水口進入,依次經好氧區、缺氧區、厭氧區,從上部的出水口8流出,此過程中的易沉淀懸浮物、污泥或脫落生物膜從出泥口6排出。
所述生物接觸塔1中相應于厭氧區、缺氧區以及好氧區設置有利于微生物附著及富集的彈性填料4,好氧區的彈性填料4富集好氧微生物,缺氧區的彈性填料4富集兼性厭氧微生物,厭氧區的彈性填料4富集專性厭氧微生物。
所述生物接觸塔1的長度足以使得厭氧區、缺氧區以及好氧區分段明顯,滿足各段微生物正常的環境要求。
所述生物接觸塔1中還設置有布水系統9,所述布水系統9為內置十字連接通道的圓環形管路結構,且其管路截面為圓形,水平的進水管5從進水口與布水系統9連通,污水進入布水系統9,通過圓環形管路結構上布水孔15進入生物接觸塔1中的好氧區。
所述生物接觸塔1中位于好氧區下部的側壁上設置有進氣管16,進氣管16與曝氣盤10連接,空氣經進氣管16進入曝氣盤10,進行曝氣。
所述出水口8連接生物接觸塔1外的出水管7。系統運行時不需要回流消化液,不需另增設回流泵,減少能耗。
本發明還包括在線動態調控曝氣裝置,所述在線動態調控曝氣裝置包括布設在厭氧區與缺氧區之間的低DO濃度檢測探頭11、缺氧區與好氧區之間的中DO濃度檢測探頭12,各探頭均緊貼設置在生物接觸塔1的內壁上;各探頭連接控制器,控制器與曝氣盤10的調節器連接。
所述低DO濃度檢測探頭11檢測范圍DO<0.2mg/L,
中DO濃度檢測探頭12檢測范圍0.2mg/L<DO<0.5mg/L,
低DO濃度檢測探頭11通過信號反饋曝氣控制器調節氣動閥門開度,確保厭氧區底部的溶解氧濃度在0.2mg/L左右;中DO濃度檢測探頭12通過信號反饋調節氣動閥門開度,確保缺氧區底部的溶解氧濃度在0.5mg/L左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未經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6004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