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MoSi2?Mo5Si3?SiO2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59960.4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3147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曹麗云;白喆;黃劍鋒;歐陽海波;李翠艷;孔新剛;費杰;盧靖;王程;李嘉胤;介燕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B33/18 | 分類號: | C01B33/18;C01B33/06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61200 | 代理人: | 安彥彥 |
| 地址: | 710021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mosi sub mo si sio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材料制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MoSi2-Mo5Si3-SiO2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金屬間化合物及其復合材料是一類性能介于金屬與陶瓷之間的新型材料,不但具有金屬的導電導熱和可加工性能,而且具有陶瓷的高熔點,抗氧化性能優異,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高溫結構材料。近幾十年來,金屬間化合物逐漸成為先進高溫結構材料研究的熱點之一。例如,MoSi2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高熔點(2030℃)、適中的密度(6.24g/cm3)、良好的高溫抗氧化性及良好的電熱傳導性,目前被廣泛的應用在抗氧化涂層材料和高溫發熱材料。但該硅鉬化合物均由于室溫脆性和高溫強度不足阻礙了其實用化。除此之外,Mo5Si3同樣具有高熔點(2180℃)和適中的密度(8.19g/cm3),優異的機械性能,抗高溫蠕變性能,在近些年來亦同樣受到了關注。
Mo5Si3抗氧化性能則不如MoSi2,但力學性能則優于后者,若能將兩者復合發揮各自優點則可起到提高MoSi2材料強韌化的效果,且仍能保持優異的抗氧化性能。國內外研究人員對這一復合材料也進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顏建輝,李益民等人采用高溫自蔓延發制備出稀土氧化物La2O3改性Mo5Si3/MoSi2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比MoSi2材料都大大提高[顏建輝,李益民,張厚安.La2O3-Mo5Si3/MoSi2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和高溫氧化行為[J].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6,16(10):1730-1735.]。C.L.Yeh,W.H.Chen等人球磨混合硅粉和鉬粉之后采用自蔓延法制備了不同Mo、Si比的MoSi2-Mo5Si3復合材料[Yeh C L,Chen W H.Combustion synthesis of MoSi2and MoSi2–Mo5Si3composites[J].Journal of Alloys&Compounds,2007,438(s 1–2):165–170.]。Kosuke Fujiwara,Hirotaka Matsunoshita等人采用長 時間熱處理的方式向Mo5Si3/MoSi2復合材料引入Ti,V,Cr,Fe,Co,Ni,Nb,Ta,W,Ir,B以及C等元素,并研究了各自性能[Fujiwara K,Matsunoshita H,Sasai Y,et al.Effects of ternary addition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directionally-solidified MoSi2/Mo5Si3eutectic composites[J].Intermetallics,2014,52(5):72–85.]。J.Arreguín-Zavala,S.Turenne等人采用微波燒結的方式制備了小尺寸的MoSi2-Mo5Si3復合材料,在燒結過程中出現了SiO2相,并且SiO2相可以保護MoSi2不受分解。
以上制備的MoSi2-Mo5Si3復合材料的方法反應條件要求苛刻,或者技術復雜,設備要求高,而采用簡單的水熱結合熱處理的方法制備MoSi2-Mo5Si3復合材料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99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