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離心機制造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59918.2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1614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孫恒;周國順;李峰;王東琪;李玉淑;謝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7 | 分類號: | G06F30/17;G06F119/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靜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離心機 制造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離心機制造方法及系統,屬于機械領域。所述方法包括:確定待制造離心機的初始結構參數,待制造離心機包括轉鼓,轉鼓內設置有螺旋葉片和溢流口;根據初始結構參數,確定溢流口處的第一上浮臨界粒度、螺旋葉片處的第二上浮臨界粒度和轉鼓內的顆粒能夠沉降至轉鼓壁面的第三臨界粒度;根據第一上浮臨界粒度、第二上浮臨界粒度和第三臨界粒度對初始結構參數進行調整,得到待制造離心機的目標結構參數;根據目標結構參數制造離心機。解決了制造的臥螺離心機的生產能力較低的問題,實現了制造的離心機的生產能力較高的效果,本發明用于離心機的制造。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離心機制造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臥螺離心機(又稱臥式螺旋沉降離心機)在脫水、濃縮、分離、澄清、凈化及固體顆粒分級等工藝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相關技術中,在制造臥螺離心機前,為了保證臥螺離心機具有較高的生產能力,首先往往根據工作人員的經驗值,確定待制造臥螺離心機的結構參數;在確定待制造臥螺離心機的結構參數后,可以根據待制造臥螺離心機的結構參數制造臥螺離心機,使得制造的臥螺離心機具有較高的生產能力。
由于相關技術中,僅根據工作人員的經驗值確定待制造臥螺離心機的結構參數,因此,確定的待制造臥螺離心機的結構參數的準確性較低,制造的臥螺離心機的生產能力較低。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制造的臥螺離心機的生產能力較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離心機制造方法及系統。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離心機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確定待制造離心機的初始結構參數,所述待制造離心機包括轉鼓,所述轉鼓內設置有螺旋葉片和溢流口;
根據所述初始結構參數,確定所述溢流口處的第一上浮臨界粒度、所述螺旋葉片處的第二上浮臨界粒度和所述轉鼓內的顆粒能夠沉降至轉鼓壁面的第三臨界粒度;
根據所述第一上浮臨界粒度、所述第二上浮臨界粒度和所述第三臨界粒度對所述初始結構參數進行調整,得到所述待制造離心機的目標結構參數;
根據所述目標結構參數制造離心機。
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第一上浮臨界粒度、所述第二上浮臨界粒度和所述第三臨界粒度對所述初始結構參數進行調整,得到所述離心機的目標結構參數,包括:
根據所述第一上浮臨界粒度、所述第二上浮臨界粒度、所述第三臨界粒度對所述初始結構參數進行調整,得到所述離心機的目標結構參數,使得Dc1≤[d],F[Dc1]≥ET,Dc2≤Dc1,且Ds≤Dc1;
其中,所述Dc1為根據所述目標結構參數確定的溢流口處的第一上浮臨界粒度,所述[d]為工藝分離粒度,所述F[Dc1]是Dc1的篩上累積分布,所述ET為工藝分離總效率,所述Dc2為根據所述目標結構參數確定的螺旋葉片處的第二上浮臨界粒度,所述Ds為根據所述目標結構參數確定的轉鼓內的顆粒能夠沉降至轉鼓壁面的第三臨界粒度。
可選的,所述根據所述初始結構參數,確定所述溢流口處的第一上浮臨界粒度、所述螺旋葉片處的第二上浮臨界粒度和所述轉鼓內的顆粒能夠沉降至轉鼓壁面的第三臨界粒度,包括:
根據所述初始結構參數,確定第一負徑向速度、第二負徑向速度以及流體在所述轉鼓內的軸向平均速度,所述第一負徑向速度為流體在溢流口處的最大負徑向速度,所述第二負徑向速度為流體在螺旋葉片處的最大負徑向速度;
根據所述第一負徑向速度確定所述第一上浮臨界粒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991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