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路面峰值附著系數測試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58864.8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65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龍飛;袁朝春;陳龍;申小敏;王濰;王琨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9/04 | 分類號: | G01N19/04;B60W40/0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路面 峰值 附著 系數 測試 裝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車輛控制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路面峰值附著系數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車輛穩定性控制技術在保證車輛主動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現已成為汽車工 業界的研究重點之一。汽車輪胎-路面附著系數能夠提供車輛保持穩定性裕量的重要信息, 是設計車輛穩定性控制器參數的重要參考依據。利用車載傳感器對輪胎一路面附著系數進 行實時在線觀測,是車輛穩定性控制所需要的關鍵技術之一。當路面附著系數未知時,主 動安全系統的性能通常無法充分發揮。如果能夠實時估算出路面峰值附著系數,系統就可 以根據當前路況調節控制策略,提高車輛安全。實時檢測路面峰值附著系數,是車輛主動 控制所必需的關鍵技術之一。
由于影響道路附著系數的因素較多,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獲取路面附著系數存在較大 的誤差。經檢索,目前對于路面識別技術的研究大多限于理論方面,難以滿足實際需要。 現有的通過擬合當前路面附著曲線的測試方法,其準確性取決于滑移率及路面附著系數 (s,μ)數據點的多少,這樣勢必會影響μmax觀測的實時性。又如清華大學一種輪胎一路 面最大附著系數測試方法,雖然減少了標定曲線及數據點,但數據分析繁冗,效率較低, 實時性不強,不利于為車輛的控制系統提供快速的結果進行下一步的控制運算,導致控制 系統反應速度慢。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路面附著系數測試方法實時性較差,計算繁瑣、效率低的問題,本發明 提出一種更為簡潔高效的路面峰值附著系數測試方法。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路面峰值附著系數測試裝置,包括信息采集單元和信息處理單元;所述信息采集 單元包括汽車質心加速度傳感器、車速傳感器、車輪轉速傳感器、輪缸壓力傳感器及CAN 總線;所述汽車質心加速度傳感器安裝在車輛質心處,用于采集車輛縱向加速度;所述車 速傳感器安裝在變速器的輸出軸,用于采集車速信號;所述車輪轉速傳感器安裝在車輪輪 轂上,用于采集每個車輪轉速;所述輪缸壓力傳感器安裝在液壓管路上,用于采集輪缸的 壓力;所述CAN總線一端連接發動機控制單元、另一端連接信息處理單元,用于獲得車輪 驅動轉矩;所述信息處理單元為車載ECU,所述ECU根據信息采集單元采集的信息、結 合預存儲的路面附著系數-滑移率曲線,計算出當前路面的峰值附著系數。
基于上述測試裝置,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路面峰值附著系數的測試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汽車信息采集單元中的汽車質心加速度傳感器、車速傳感器、車輪轉速傳感 器、輪缸壓力傳感器、CAN總線分別采集汽車質心加速度ax、車速v、車輪轉速wi、輪缸 壓力pi,i=1,2,3,4,代表車輪、車輪獲得的驅動轉矩Ti;
步驟2,依據步驟1中質心加速度傳感器測得的加速度ax,判別汽車的狀態并獲得車 輪縱向力;當ax>0時,汽車處于驅動狀態時,直接通過發動機控制單元上的CAN總線獲 得汽車車輪的驅動轉矩,并計算車輪驅動力;當ax<0時,汽車處于制動狀態,依據輪缸壓 力傳感器,計算車輪制動力;
步驟3,依據步驟1中獲取的車速和車輪轉速信息,計算汽車車輪滑移率s;
步驟4,依據步驟1中質心加速度傳感器測得的加速度ax,計算車輪垂直載荷。
步驟5,依據步驟2和步驟4中計算的車輪縱向力和車輪垂直載荷,計算附著系數
步驟6,依據步驟3中計算的車輪滑移率和步驟5中計算的附著系數,在預存儲的標定曲線中選取兩條相近路面R1、R2,并獲取兩條相近路面對應的車輪附著系數及路面峰值系數μ1、μ2;
步驟7,依據步驟3、步驟5獲得的當前路面信息及步驟6獲得的相近路面信息,計算 與相近路面的近似度λ;
步驟8,依據步驟6和步驟7獲得的信息,計算當前路面的峰值附著系數μmax。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步驟2中,當ax>0時,計算車輪驅動力FXi的表達式為:其中,r為車輪半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88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