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視的實時監控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58501.4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45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鄒永軍;林鎧鵬;江楚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國微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258 | 分類號: | H04N21/258;H04N21/442 |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王春穎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高新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視 實時 監控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智能電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視的實時監控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數字電視整轉和智能電視的發展,為了控制或提醒用戶觀看電視的 時間,避免用戶觀看電視的時間過長以造成視覺疲勞,目前對觀看電視節目 的控制方法有多種,包括對于特定的電視節目(例如成人級電視節目、兒童 類卡通電視節目)設置觀看密碼、限制電視觀看的時長、限制特定電視節目 的觀看時長等等。
但是目前這種單單設置電視節目密碼和設置成人級別或控制電視播放 的時長均為被動電視控制,只能依據預先的設定進行控制,而無法實時向監 控人傳遞電視播放情況,也無法在用戶覺得需要時對電視進行控制、特別是 遠程控制,目前的這種電視節目的監控方法已不能實現全面、實時的對家庭 電視終端的監控,使得用戶無法在遠程的情況下了解家里電視的播放狀態, 特別是對家里小孩的電視使用情況的了解與控制。比如依據目前的電視觀看 的控制方法就沒法使得在外工作的家長了解家里孩子目前正在觀看的電視 節目,觀看電視節目的時間,也無法對這種電視觀看的狀況進行監控和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電視的實時監控方法及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無法 全面實時的監控電視節目的播放狀態的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電視的實時監控方法,該方法包括:
統計電視節目的播放信息;
將播放信息發送給與播放電視節目的電視的唯一標識碼綁定的終端或 應用程序的賬號;
接收終端發送的控制指令;
根據控制指令的指令內容控制電視的播放狀態。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電視的實時監控方法,該方法包括:
接收播放信息,該播放信息為與終端的唯一標識符綁定或與終端安裝的 應用程序的賬號綁定的電視發送的播放信息;
接收控制指令;
將控制指令發送給發送播放信息的電視。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電視的實時監控裝置,該裝置包括:
播放信息統計模塊,用于統計電視節目的播放信息;
播放信息發送模塊,用于將播放信息發送給與播放電視節目的電視的唯 一標識碼綁定的終端或應用程序的賬號;
控制指令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終端發送的控制指令;
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控制指令的指令內容控制電視的播放狀態。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另一電視的實時監控裝置,該裝置包括:
播放信息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播放信息,播放信息為與終端的唯一標識 符綁定或與終端安裝的應用程序的賬號綁定的電視發送的播放信息;
控制指令接收模塊,用于接收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發送模塊,用于將控制指令發送給發送播放信息的電視。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供的電視的實時監控方法,利用電視端與 用于控制電視節目播放的終端通過社交軟件互動通信,使得監控人可通過社 交軟件獲取電視的播放信息,實時了解電視播放的電視節目、播放時長以及 電視播放的其它信息,并允許用戶通過向電視端發送控制指令以實現對電視 的播放狀態進行控制,其中例如可以對電視端播放節目進行添加播放密碼、 停止播放等控制,采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能解決全面實時的監控的問題,以 實現主動的、實時的、遠程的監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電視的實時監控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電視的實時監控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電視的實時監控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電視的實時監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電視的實時監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的電視的實時監控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 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 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國微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國微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850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