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和預防肺癌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57802.5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611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學鍵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華之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2 | 分類號: | A61K36/9062;A61P7/00;A61K35/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峨眉***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預防 肺癌 化療 白細胞減少癥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和預防肺癌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 中藥。
背景技術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癥之一,其中80%為非小細胞肺癌。近 50多年來,世界各國特別是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發病率和病死率迅速上升,死于癌病的男 性患者中肺癌已居首位。化療是非性細胞瘤(NSCLC)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但化療藥物多為 細胞毒藥物,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代謝活躍的正常組織細胞如骨髓干細胞等也能產生 較大的損傷,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數目減少,是化療的劑量限 制性毒性,可影響化療的順利進行,可導致放化療中斷。
臨床治療和預防肺癌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措施有口服利血生、鯊肝醇等和皮下 注射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限制,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 因子作用尚可,但存在價格昂貴、不良反應多等缺點,從而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中藥認 為本病屬于“虛勞”中“血虛”范疇。化療藥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按中 醫學觀點,化療藥物可辨為外毒侵襲,其能顯著耗損機體正氣和陰血,而脾為氣血生化之 源,腎主骨生髓,故該病中醫病機以氣血虛弱和脾腎兩虛多見。臨床證型多見氣陰兩虛證或 脾腎陰虛,治療多從扶正固本、健脾補腎入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和預防肺癌化療后白細胞減少 癥的中藥。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其由黨參、黃芪、白術、高良姜、 大棗、雞血藤、紫河車和牛膝制備而成。
優選的,本發明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黨參8-24份、黃芪8-24份、白術4- 16份、高良姜4-16份、大棗8-24份、雞血藤4-16份、紫河車2-8份和牛膝2-8份。
優選地,本發明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黨參20份、黃芪20份、白術12份、高 良姜12份、大棗20份、雞血藤12份、紫河車4份和牛膝4份。
優選地,本發明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黨參12份、黃芪12份、白術4份、高 良姜4份、大棗8份、雞血藤16份、紫河車2份和牛膝6份。
優選地,本發明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黨參16份、黃芪16份、白術8份、高 良姜8份、大棗8份、雞血藤8份、紫河車4份和牛膝4份。
本發明還公開一種制備治療和預防肺癌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中藥的方法,包括 以下步驟:
1)稱取組方量的黨參、黃芪、白術、高良姜、大棗、雞血藤、紫河車和牛膝,備用;
2)取紫河車和牛膝,干燥粉碎,過80-200目篩,得細粉;
3)取黨參、黃芪、白術、高良姜、大棗和雞血藤,粉碎成粗粉,混勻,加8-10倍量水提取2 次,每次1-2h,合并濾液,減壓濃縮,干燥,粉碎過80-200目篩,得水提物;
4)將步驟2)所得細粉、步驟3)所得水提物混合均勻,制成藥用制劑。
本發明中藥還可以添加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這些載體包含但不限于賦形劑、填 充劑、粘合劑、濕潤劑、崩解劑和潤滑劑。
所述藥用制劑包含但不限于膠囊劑、片劑、丸劑和顆粒劑。
本發明還公開上述中藥在制備治療和預防肺癌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的藥物中的 用途。
各原料文獻記載的作用如下:
黨參:甘,平。歸脾、肺經。補脾益肺,生津養血。主要用于脾胃虛弱,肺虛喘咳,津傷口 渴,血虛體弱等。黨參補中州,升清陽,益肺氣,布津液,有補氣生津之功。
黃芪:甘,微溫。歸脾、肺經。補氣升陽,生血行滯,益衛固表,托瘡生肌,利尿消腫, 生津止渴。黃芪性溫能升,為補氣升陽之要藥,故可用治病后體弱,脾氣虧虛,氣短乏力,脾 陽不升。黃芪又能益氣升陽,蓋陽生陰長,氣旺血生,故有補氣生血之功,常用于勞倦內傷, 氣虧血虛,血虛陽浮。黃芪還可健脾益氣,氣旺津生,又有生津止渴之功,還可用于內熱消渴 證。
白術:苦、甘,溫。歸脾、胃經。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白術補脾胃,祛濕濁, 助運化,和胃氣,善補后天之本,為補氣健脾之要藥。有較強的健脾燥濕、化飲利水之功,多 用于脾失健運,水濕內停,痰飲水腫之證。
高良姜:辛,熱。歸脾、胃經。散寒止痛,溫中止嘔。高良姜主入胃經,枟本草從新枠 言“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故高良姜善于散寒止痛,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 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華之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華之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78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老年癡呆的預防與保健的中藥
- 下一篇:治療胃痛的中藥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