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旋轉噴霧和螺旋氣液分離原理的脫硫除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57309.3 | 申請日: | 2016-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850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范朝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科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50;B01D53/86;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慶梅 |
| 地址: | 524000 廣東省湛江市開發區人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旋轉 噴霧 螺旋 分離 原理 脫硫 除塵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脫硫除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旋轉噴霧和螺旋氣液分離原理的脫硫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煤作為我國的主要一次能源,在發電廠、鍋爐和焦化行業等的能源消耗中占用有很大比例,特別是今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對能源需求的增加,極大地增加了煤的消耗。煤在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硫,對于焦化行業,焦爐碳化室是由煤氣加熱立火道提供熱源,煤氣加熱后產生的廢氣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硫和顆粒物,對于這些廢氣若是直接排放,這對于空氣的污染是及其嚴重的。
現有的處理方法是:利用石灰溶液對廢氣進行吸附,石灰溶液與廢氣中的二氧化硫發生化學反應,有效去除廢氣中的污染物。但是,廢氣與石灰容易難以充分接觸混合,導致廢氣中仍有殘留的二氧化硫氣體排出,處理效果較差;此外,排出的氣體中摻雜較多的石灰溶液,造成“石灰雨”現象的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旋轉噴霧和螺旋氣液分離原理的脫硫除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旋轉噴霧和螺旋氣液分離原理的脫硫除塵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下部設有轉軸,轉軸下端與位于殼體下方的電機相連接,所述轉軸內部設有中空內腔,中空內腔的側壁上均勻開設有若干與殼體內部相連通的出液孔;所述殼體的底部設有布氣裝置,所述布氣裝置與位于殼體外部的進氣管相連通;所述轉軸的上端通過旋轉水管接頭與第一噴淋管相連通,所述第一噴淋管的下方還設有第二噴淋管,所述第二噴淋管上均勻設有若干霧化噴頭;所述第一噴淋管的上方設有氣液分離裝置,所述氣液分離裝置包括分離殼體,所述分離殼體呈啞鈴狀,分離殼體的下端為上小下大的集氣錐,分離殼體的中間位置為呈圓柱狀的離心筒,所述離心筒內部設有離心軸,所述離心軸上設置有螺旋狀的渦流葉片,所述離心筒的側壁上開設有若干液相出口,所述分離殼體的上端為上大下小的導流錐;所述分離殼體的上方設有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第一斜板位于第二斜板上方,第一斜板與第二斜板交錯設置,且均向上傾斜;所述第二斜板上方設有抗菌過濾層,抗菌過濾層上方設有有害氣體過濾層。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布氣裝置包括外環管、中環管、內環管和若干連接管,所述外環管與中環管和中環管與內環管均通過連接管相連通,所述外環管、中環管、內環管和連接管上均勻設有開口朝上的出氣孔。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噴淋管和第二噴淋管均與噴淋主管相連接;所述殼體底部設有出水管,出水管與位于殼體外部的儲液箱相連接,所述噴淋主管與儲液箱相連接。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噴淋主管上設有高壓泵。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氣錐與殼體內側壁接觸處開設有若干通孔。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抗菌過濾層由噴涂或浸泡抗菌液后的過濾棉制成;所述有害氣體過濾層由附著催化劑的有害氣體基材制成。
作為本發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殼體頂部設有出氣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旋轉噴霧的方法使得廢氣與石灰溶液進行充分的接觸,有效提高了廢氣的處理效果;設有分離殼體、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使得廢氣和石灰溶液進行充分分離,確保了后續的處理效果;設置的抗菌過濾層用于除去空氣中的細菌和有害微粒;設置的有害氣體過濾層用于除去廢氣中其它的有害氣體。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布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分離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機、2-轉軸、3-布氣裝置、4-進氣管、5-中空內腔、6-出液孔、7-霧化噴頭、8-第二噴淋管、9-旋轉水管接頭、10-殼體、11-分離殼體、12-第一斜板、13-第二斜板、14-抗菌過濾層、15-有害氣體過濾層、16-出氣口、17-離心軸、18-渦流葉片、19-第一噴淋管、20-噴淋主管、21-高壓泵、22-儲液箱、23-出水管、301-外環管、302-中環管、303-內環管、304-連接管、305-出氣孔、111-集氣錐、112-離心筒、113-導流錐、1111-通孔、1121-液相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科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科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73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缸套鑄造坯件加工機構
- 下一篇:一種電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