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再生膠物理脫硫工藝與生產線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57268.8 | 申請日: | 2016-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095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吳善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善順 |
| 主分類號: | B29B9/06 | 分類號: | B29B9/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10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再生膠 物理 脫硫 工藝 生產線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再生膠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再生膠物理脫硫工藝與生產線。
背景技術
再生膠是以橡膠制品生產中已硫化的邊角廢料為原料加工成、有一定可塑度、能重新使用的橡膠,生產再生膠是廢舊橡膠的利用途徑之一,其利用的廢舊橡膠已達到總利用量的80%,隨著橡膠工業和其他工業的發展,再生膠不僅在輪胎、膠管、輸送帶、自行車輪胎、膠板方面大量應用,而且還在一些非橡膠工業,如建筑材料方面的油氈、卷材、密封膠等領域的應用也較為廣泛。
目前再生膠的生產過程大致分為粉碎、脫硫、冷卻三個工段,所謂“脫硫”,不是把硫化橡膠中所結合的硫原子與橡膠分子完全脫離開來,而是把廢舊橡膠經過化學的與物理的加工處理后,使彈性硫化膠部分解聚,分子的網狀結構受到破壞,成為不具有彈性而恢復其可塑性和磁性,并可重新獲得硫化的混煉膠,脫硫是生產再生膠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是影響再生膠產品質量的一個關鍵工序,而脫硫配方是脫硫的關鍵,脫硫配方是關系到再生膠脫硫效果好壞和后期加工難易程度的一個關鍵技術,目前的脫硫配方由膠粉、軟化劑和活化劑組成,此配方在提高混煉加工工藝性能和脫模性能方面還較差,生產的再生膠的拉伸強力、扯斷伸長率也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再生膠物理脫硫工藝與生產線,可根據用戶要求脫硫成不同性能的再生膠,可脫硫不同品種,硫化橡膠如:丁基、三元乙丙、天然橡膠、合成橡膠,脫硫過程中無需添加任何化工助劑,將傳統的化學脫硫為轉變為物理脫硫,從而杜絕了廢氣排放對環境帶來的污染,無需后續精煉,經過一至二遍薄通即可,并且比傳統的脫硫節能50%以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再生膠物理脫硫工藝與生產線,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螺旋輸送物料進行破粉;橡膠粉由螺旋定量輸送,通過變頻電機控制可變量,從而達到不同脫硫效果;
步驟二:高速攪拌脫硫;經過不開磨,研磨過程中產生的機械剪切力打斷硫化橡膠粉的分子鍵,從而達到脫硫的目的;步驟三:冷卻;脫硫好的膠粉經過螺旋冷卻至常溫;步驟四:計量包裝;經過一至二遍薄通成型稱量包裝或直接用織袋稱量包裝。
優選地,再生膠物理脫硫的生產線設備包括進料漏斗、膠粉擠出為片狀橡膠的雙螺桿擠出機、對片狀橡膠進行破碎與碾壓及過濾的齒輪泵、擠出帶狀橡膠的擠出機構、運送帶狀橡膠的傳送機構和對帶狀橡膠進行切割的裁斷機。
優選地,所述的進料漏斗、雙螺桿擠出機、齒輪泵、擠出機構、傳送機構和裁斷機依次首尾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存在以下有益效果:可根據用戶要求脫硫成不同性能的再生膠,可脫硫不同品種,硫化橡膠如:丁基、三元乙丙、天然橡膠、合成橡膠,脫硫過程中無需添加任何化工助劑,將傳統的化學脫硫為轉變為物理脫硫,從而杜絕了廢氣排放對環境帶來的污染,無需后續精煉,經過一至二遍薄通即可,并且比傳統的脫硫節能50%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步驟一:螺旋輸送物料進行破粉;橡膠粉由螺旋定量輸送,通過變頻電機控制可變量,從而達到不同脫硫效果,得到12目膠粉;
步驟二:高速攪拌脫硫;
經過不開磨,研磨過程中產生的機械剪切力打斷硫化橡膠粉的分子鍵,從而達到脫硫的目的;
步驟三:冷卻;
脫硫好的膠粉經過螺旋冷卻至常溫;
實施例2:
步驟一:螺旋輸送物料進行破粉;橡膠粉由螺旋定量輸送,通過變頻電機控制可變量,從而達到不同脫硫效果,得到20目膠粉;
步驟二:高速攪拌脫硫;
經過不開磨,研磨過程中產生的機械剪切力打斷硫化橡膠粉的分子鍵,從而達到脫硫的目的;
步驟三:冷卻;
膠粉經過螺旋輸送冷卻至常溫。
實施例3:
步驟一:物料由螺旋定量輸送,通過變頻電機控制可變量,進行粗碎、磁選、細碎、磁選,得到30目膠粉;
步驟二:高速攪拌脫硫;
經過不開磨溫度為150℃~220℃,不升磨過程中產生的機械剪切力打斷硫化橡膠的分子鍵,從而達到脫硫的目的;
步驟三:冷卻;
脫硫好的膠粉經過螺旋冷卻至常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善順,未經吳善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72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移動式籃球架裝置
- 下一篇:籃球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