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研究介質阻擋放電處理SF6氣體的實驗系統及實驗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57207.1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98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曉星;唐炬;胡雄雄;肖焓艷;肖淞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G01N30/02;G01N21/25;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研究 介質 阻擋 放電 處理 sf sub 氣體 實驗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電壓絕緣技術和環境保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 研究介質阻擋放電高效處理六氟化硫氣體(SF6)的實驗系統及實驗 方法。
背景技術
六氟化硫(SF6)具有良好的電氣性能和優異的滅弧性能,作為 絕緣介質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高壓電氣設備中。此外,由于SF6是 一種無色、無味、無毒、不可燃且無腐蝕性的惰性氣體,它還被廣泛 應用于金屬冶煉、航空航天、醫療、化工、大氣示蹤和電子制造等行 業。這些行業中產生的SF6如果不經過處理而直接排放到大氣中,將 會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影響。研究表明SF6的溫室效應潛在值 GWP(GlobalWarmingPotential)是CO2的23900倍,而且SF6在大氣中 的處理速度非常緩慢,大約需要3200年,所以在1997年簽訂的《京都 議定書》中已將SF6氣體列為六種限制性使用的溫室氣體之一。
目前,處理SF6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熱解法、熱催化劑法和等 離子體法等。其中熱解法使SF6與CaCO3在1100℃以上進行反應, 反應過程中必須保證足夠多的CaCO3來與反應生成的H2S和HF反 應,但是在處理過程中溫度高,耗能大,經濟成本較高;熱催化劑 法在處理過程中使用的催化劑可促進SF6的分解,同時也降低反應溫 度,但反應溫度仍高達數百度,而且所添加的催化劑易中毒失去活 性,從而降低了SF6的分解效率;而等離子體法作為一種新的處理環 境污染的方法有很多優點,它能在低溫條件下利用氣體放電產生的 高能電子、自由基等活性粒子和SF6作用,使SF6分子在極短的時間 內發生分解,生成氟原子和一系列的低氟硫化物如SF5、SF4、SF3、 SF2等,生成的低氟硫化物與O2、H2O和一些還原性氣體產生的自由 基等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而生成如SOF2、SOF4、SO2F2以及 SO2等產物從而加快SF6氣體的分解。
介質阻擋放電(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BD)由于可以在 較寬氣壓(0.01~1MPa)和頻率(50Hz~1MHz)范圍內產生大體積、 高能量密度的低溫等離子體,而且放電均勻、穩定,產生的電子能量 較高;能耗低;電極結構簡單,放電電極之間存在絕緣介質,避免放 電氣體金屬電極直接接觸而損壞電極,因此它在氣態污染治理方面具 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但如何進一步提高能量利用率和阻止有毒副產物 的生成是目前DBD處理SF6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內公開了一種分解六氟化硫氣體方法,該方法只公開了采用 雙介質阻擋放電技術來分解處理SF6氣體,但是該方法處理SF6的效 率和效果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且并沒有解決DBD處理SF6容易產 生有毒副產物的問題。本發明結合該方法設計了DBD處理SF6氣體 的實驗平臺,進一步研究DBD處理SF6氣體的過程,在處理過程中 采用Lissajous圖形法和發射光譜法來測量氣體放電參數,為研究SF6氣體的分解機理提供更多的信息,為工業處理SF6廢氣提供理論依 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對多因素影響DBD處理SF6的研究不夠 深入,不足以應用于工業實際等問題,提供一種用于研究介質阻擋放 電處理SF6的實驗平臺和方法,最終為工業高效無害化處理SF6廢氣提 供可靠的實驗基礎和技術支撐,從而減小SF6氣體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72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