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減重氣缸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56582.4 | 申請日: | 2016-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17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亞鵬;徐勇;李久林;林翰;馬駿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10 | 分類號: | F02F1/10;F02F1/04;F02F1/18 |
| 代理公司: | 重慶華科專利事務所 50123 | 代理人: | 譚小琴;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減重氣 缸體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減重氣缸體,包括氣缸體本體,所述氣缸體本體包括:多個并排布置的缸孔,沿缸孔陣列外側延伸的水套以及水套的外壁,位于缸孔下方的曲軸室,設在曲軸室內的多個軸座,位于氣缸體本體進氣側的多個通風道,以及位于氣缸體本體排氣側的多個回油道;所述的孔壁的厚度為4mm~5mm;所述水套的口部為開放式,且水套的寬度為6mm~8mm;所述水套的外壁的厚度為3mm~3.5mm;所述曲軸室的壁厚為3 mm~3.5mm。本發明在滿足剛度與強度的前提下,降低了氣缸體的重量,節約了成本,同時改善了鑄造工藝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發動機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減重氣缸體。
背景技術
氣缸體是發動機重要的組成零件。一方面隨著發動機性能的提升,要求其結構需要足夠的剛度與強度;另一方面隨著油耗法規的日益苛刻,要求降低發動機的重量。目前傳統鑄鐵材料發動機氣缸體存在一些弊端:
(1)為了改善鑄造工藝,將缸孔20、水套外壁40、曲軸室50等壁厚設計過厚(一般為4~5mm),導致整體重量大,原材料利用率低;
(2)水套30(即存在于缸孔與水套外壁之間的空間區域)為半封閉式結構(即水套的口部設有連接缸孔與水套外壁的加強筋),在鑄造過程中,由于加強筋的相互作用導致缸孔變形大,且增加了氣缸體的整體重量;
(3)半封閉式結構的水套30存在鑄造清砂困難;
(4)軸座60結構布置不合理,空間利用率低,整個軸座面鑄造成一大面,且無減重處理,造成加工材料的浪費,增加了氣缸體的重量。
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減重氣缸體。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減重氣缸體,在滿足剛度與強度的前提下,以降低氣缸體的重量,節約成本,同時能改善鑄造工藝需求。
本發明所述減重氣缸體,包括氣缸體本體,所述氣缸體本體包括多個并排布置的缸孔,沿缸孔陣列外側延伸的水套以及水套的外壁,位于缸孔下方的曲軸室,設在曲軸室內的多個軸座,位于氣缸體本體進氣側的多個通風道,以及位于氣缸體本體排氣側的多個回油道;
所述缸孔的孔壁的厚度為4 mm~5mm;不僅能保證結構剛度要求,還減少了氣缸體的重量,同時薄壁能夠加快熱量的傳遞,使冷卻水快速升溫提高熱效率。
所述水套的口部為開放式,且水套的寬度為6 mm ~8mm;因水套的口部無連接缸孔與水套的外壁的加強筋,故能夠有效阻止裝配缸蓋螺栓對缸孔產生的應力,防止缸孔變形;該結構還能夠減少氣缸體的重量;同時將水套的口部設計為開放式,使水套更加利于鑄造清砂,保證了氣缸體的清潔度。
所述水套的外壁的厚度為3 mm~3.5mm;以減少氣缸體的重量。
所述曲軸室的壁厚為3 mm~3.5mm,以減少氣缸體的重量。
所述缸孔為三個,從氣缸體本體的前端到后端依次為第一缸孔、第二缸孔和第三缸孔;
所述通風道為三個,從氣缸體本體的前端到后端依次為第一通風道、第二通風道和第三通風道,所述第三通風道的下端與第二通風道的中部連通,在第一缸孔與第二缸孔相鄰處的氣缸體本體上,設有與第一通風道相連通的第一減重孔,在第三通風道與第二通風道交匯處的氣缸體本體上,設有與第二通風道相連通的第二減重孔;
所述回油道為三個,從氣缸體本體的前端到后端依次為第一回油道、第二回油道和第三回油道,所述第三回油道的下端與第二回油道的中部連通;在第一缸孔和第二缸孔相鄰處的氣缸體本體上,設有與第一回油道相連通的第三減重孔,在第三回油道與第二回油道的交匯處的氣缸體本體上,設有與第二回油道相連通的第四減重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65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伸出臂的缸蓋結構
- 下一篇:用于燃氣輪機的減震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