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微環諧振腔的全光分組交換開關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56193.1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763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齊良;宋俊峰;陳心;李舒琴;唐向宏;胡淼;魏一振;周雪芳;盧旸;楊國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6/35 | 分類號: | G02B6/35;G02B6/293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諧振腔 分組 交換 開關 | ||
1.一種基于微環諧振腔的全光分組交換開關,其特征是包括偏置信號源(1-1)、分組數據流(2-1)、第一寫入信號源(3-1)、第二寫入信號源(4-1)、第一鈮酸鋰調制器(1-2)、第二鈮酸鋰調制器(2-2)、第三鈮酸鋰調制器(3-2)、第四鈮酸鋰調制器(4-2)、波分復用器(1-3)、第一耦合器(1-4)、第二耦合器(1-5)、第三耦合器(3-6)、第四耦合器(4-6)、第一摻鉺光纖放大器(3-3)、第二摻鉺光纖放大器(4-3)、第一帶通濾波器(3-4)、第二帶通濾波器(4-4)、第一可變光衰減器(3-5)、第二可變光衰減器(4-5)、第一微環諧振腔(5-1)、第二微環諧振腔(5-2);
偏置信號源(1-1)與第一鈮酸鋰調制器(1-2)的第一端口連接,第一鈮酸鋰調制器(1-2)的第二端口與波分復用器(1-3)的第一端口連接;分組數據流(2-1)與第二鈮酸鋰調制器(2-2)的第一端口連接,第二鈮酸鋰調制器(2-2)的第二端口與波分復用器(1-3)的第二端口連接,波分復用器(1-3)的第三端口與第一耦合器(1-4)的第一端口、第二耦合器(1-5)的第二端口都相連接,直通光從第二耦合器(1-5)的第四端口輸出;第一微環諧振腔(5-1)通過第三耦合器(3-6)和第一耦合器(1-4)與兩直波導臂耦合,第一微環諧振腔(5-1)中的光從第一耦合器(1-4)的第二端口進入,第四端口輸出;第二微環諧振腔(5-2)通過第四耦合器(4-6)和第二耦合器(1-5)與兩直波導臂耦合,第二微環諧振腔(5-2)中的光經過第二耦合器(1-5)的第一端口進入,第三端口輸出;
第一寫入信號源(3-1)與第三鈮酸鋰調制器(3-2)的第一端口連接,第三鈮酸鋰調制器(3-2)的第二端口與第一摻鉺光纖放大器(3-3)的第一端口連接,第一摻鉺光纖放大器(3-3)的第二端口與第一帶通濾波器(3-4)的第一端口連接,第一帶通濾波器(3-4)的第二端口與第一可變光衰減器(3-5)的第一端口連接,第一可變光衰減器(3-5)的第二端口與第三耦合器(3-6)的第四端口連接,光從第三耦合器(3-6)的第二端口輸出,第一微環諧振腔(5-1)中的光從第三耦合器(3-6)的第三端口進入,第一端口輸出;
第二寫入信號源(4-1)與第四鈮酸鋰調制器(4-2)的第一端口連接,第四鈮酸鋰調制器(4-2)的第二端口與第二摻鉺光纖放大器(4-3)的第一端口連接,第二摻鉺光纖放大器(4-3)的第二端口與第二帶通濾波器(4-4)的第一端口連接,第二帶通濾波器(4-4)的第二端口與第二可變光衰減器(4-5)的第一端口連接,第二可變光衰減器(4-5)的第二端口與第四耦合器(4-6)的第三端口連接,光從第四耦合器(4-6)的第一端口輸出,第二微環諧振腔(5-2)中的光從第四耦合器(4-6)的第四端口進入,第二端口輸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環諧振腔的全光分組交換開關,其特征是,第一微環諧振腔(5-1)和/或第二微環諧振腔(5-2)選用硅材料,諧振腔的半徑為9.28μ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環諧振腔的全光分組交換開關,其特征是,第一耦合器(1-4)、第二耦合器(1-5)、第三耦合器(3-6)、第四耦合器(4-6)的透射系數均為t=0.6、耦合系數x=0.8。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基于微環諧振腔的全光分組交換開關,其特征是,所述全光分組交換開關的傳輸損耗α=2×10-5μm-1。
5.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基于微環諧振腔的全光分組交換開關,其特征是,所述全光分組交換開關的非線性折射率為n2=2.5×10-7μm2/W,線性折射率n0=2。
6.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微環諧振腔的全光分組交換開關,其特征是,第一帶通濾波器(3-4)和/或第二帶通濾波器(4-4)的頻帶寬度為0.3n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619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