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經典分泌蛋白及其在蛋白分泌表達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56025.2 | 申請日: | 2016-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0292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大偉;陳景奇;趙留群;孫際賓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9/90 | 分類號: | C12N9/90;C12N15/61;C12N15/75;C12N15/6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經典 分泌 蛋白 及其 表達 中的 應用 | ||
1.一種利用非經典分泌蛋白實現目標蛋白分泌表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經典分泌蛋白為RDPE,其是來源于瘤胃菌(Ruminococcus sp.)5_1_39B_FAA的D-阿洛酮糖3-差向異構酶,其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RDPE不含有任何經典的信號肽和分泌信號序列,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Ruminococcus sp.5_1_39B_FAA的DPEase編碼基因rdpe序列進行全基因合成,并在該基因核苷酸序列的5’和3’端分別引入NdeI和BamHI限制性酶切位點,合成好的基因連接到pUC57載體上,獲得pUC57-RDPE;
(2)將質粒pUC57-RDPE和pMA5分別進行NdeI和BamHI雙酶切處理,膠回收后得到兩端分別帶有NdeI和BamHI酶切位點的rdpe片段和線性化的pMA5載體,將兩者以T4連接酶進行連接,然后轉化大腸桿菌DH5α獲得pMA5-RDPE;
(3)以步驟(2)獲得的質粒pMA5-RDPE為模板,用引物對pMA5-RDPE-F3/pMA5-RDPE-R3擴增線性化的載體pMA5-RDPE3,將PCR產物進行膠回收后以T4多聚核苷酸激酶進行處理,然后加入T4連接酶以使載體自連;將連接體系轉化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DH5α,獲得重組質粒pMA5-RDPEL,其中pMA5-RDPE-F3序列為GGATCCTCTAGAGTCGAGCTCAAGC,pMA5-RDPE-R3序列為GCTGCCACCTCCACCGCTACCGACTTCAAATACATGTTTTACAAAG;
(4)擴增目標蛋白基因,通過膠回收獲得相應的基因片段,所述目標蛋白為枯草芽孢桿菌來源的GroES、DnaK、Pel、PhoA或YwbN,或大腸桿菌來源的PhoA或地衣芽孢桿菌來源的AmyL或真核生物來源的GFP或RFP中的一種;
(5)以步驟(3)獲得的質粒pMA5-RDPEL為模板,使用引物對pMA5-RDPEL-F/R進行PCR,通過膠回收獲得線性化的載體pMA5-RDPEL,其中pMA5-RDPEL-F序列為GGATCCTCTAGAGTCGAGCTCAAGC,pMA5-RDPEL-R序列為GCTGCCACCTCCACCGCTACCGACTTC;
(6)將步驟(4)獲得的目標蛋白基因片段與步驟(5)獲得的線性化的載體pMA5-RDPEL進行POE-PCR,得到融合產物;
(7)將步驟(6)獲得的融合產物直接轉化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DH5α,得到對應的重組表達質粒pMA5-RDPE-TP,其中TP代表目標蛋白,該質粒包含組成型強啟動子PHpaII,氨芐青霉素和卡那霉素抗性選擇標記基因,及由RDPE的編碼序列、21bp的柔性Linker序列和目標蛋白的編碼序列融合而獲得的DNA序列,其中21bp的柔性Linker序列為5’-GGTAGCGGTGGAGGTGGCAGC-3’;
(8)將步驟(7)獲得的重組表達質粒轉化入枯草芽孢桿菌中對目標蛋白進行發酵,實現目標蛋白的分泌表達,發酵培養基為2.0%~4.0%蛋白胨、3.0%~7.0%酵母提取物和0.3%~0.9%磷酸氫二鉀,pH 7.2;活化所構建重組枯草芽孢桿菌菌株,于37℃、200rpm條件下進行搖瓶發酵。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DPE是通過非經典分泌途徑分泌到胞外,其并非枯草芽孢桿菌中Sec分泌途徑和Tat分泌途徑等已知經典途徑,也不是因為細胞自溶和裂解而導致的胞內蛋白泄漏現象,而是一種未知的全新的蛋白分泌途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DPE作為分泌信號引導目標蛋白實現了在枯草芽孢桿菌中的分泌表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8)中所述枯草芽孢桿菌是枯草芽孢桿菌168、WB600、WB700、WB800、1A751、DB104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602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