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產三萜的靈芝菌絲體的培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53615.X | 申請日: | 2016-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628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國慶;孫冰沁;秦可欣;陳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紅娟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產 靈芝 菌絲體 培養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產三萜的靈芝菌絲體的培養方法,該方法包括將靈芝菌絲接種到種子培養基中培養后,再接入發酵培養基中進行發酵培養,發酵完成后,獲得靈芝菌絲體;所述發酵培養基中以可溶性淀粉為碳源、以魚蛋白胨為氮源,并在發酵培養基中添加油酸;所述可溶性淀粉的重量百分數為3~6%,魚蛋白胨的重量百分數為0.5~1.5%,所述油酸的體積百分數為3~5%。本發明采用可溶性淀粉為碳源、魚蛋白胨為氮源的培養基作為發酵培養基培養靈芝菌體,并在發酵過程中添加適量油酸,可大幅度提高靈芝菌絲中靈芝三萜的產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發酵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產三萜的靈芝菌絲體的培養方法。
背景技術
靈芝(Ganoderma lucidum)俗稱靈芝草,是一種珍貴的藥用真菌,屬于擔子菌綱、多孔菌科、靈芝屬。作為一種傳統的中藥,己有幾千年的應用歷史。時至今天,靈芝仍然是一類很受歡迎的藥品,被用于肝病、腎炎、高血脂、關節炎、神經衰弱、失眠、支氣管炎、哮喘、胃潰瘍、動脈硬化、癌癥等。近二十年來國內外大量的研究結果證明了靈芝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如免疫調節,抗腫瘤,抗HIV病毒,抗心肌缺血,抗放射和抗化療,抗缺氧和抗衰老作用,保肝作用等,并且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藥理活性,且毒性極低,這與中醫藥學以及現代醫學對靈芝的療效和毒副作用的認識是一致的。因而靈芝無論作為中藥還是保健食品,都受到人們的極大歡迎。
靈芝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多糖、三菇類化合物、核苷、甾醇類、生物堿類、呋喃衍生物、氨基酸多肽、多種酶類等。靈芝傳統的獲取方法是通過野外采集或人工栽培,以子實體或孢子入藥,但靈芝子實體生長周期長,工作強度大。相比之下,液體發酵具有發酵時間短、占地少、易于操作、所耗木材少等優點,更有利于菌絲的工業化生產。靈芝三萜是靈芝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可以通過調整發酵培養基及培養條件從而使三萜產量達到最高。
與靈芝子實體和孢子粉相比,靈芝菌絲中所含的活性物質活性更高,并且液體發酵具有發酵時間短、所耗木材少等優點,更有利于菌絲的工業化生產。靈芝三萜是作為靈芝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如何通過調整發酵培養基及培養條件使三萜產量達到最高,一直以來都是靈芝液體發酵的主要研究方向。而如何利用成本低廉、來源廣泛的培養基質獲得高含量三萜的靈芝菌絲體則是實現其工業化生產的重要前提。
授權公告號為CN101353689B發明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提高靈芝發酵液中靈芝三萜產量的方法,該方法使用靈芝屬Ganoderma lucidum(Leyss ex Fr.)Karst.的菌種,菌株保藏號為CCGMC 5.616,并通過如下步驟進行:
1)將靈芝菌種接種含有碳源、氮源、礦物元素成分的培養基,在溫度為26~30℃、轉速為130~180r/min條件下回轉式深層發酵1~5天;培養基組成是以玉米粉、葡萄糖為碳源,以蛋白胨、豆餅粉為氮源,以KH2PO4和MgSO4為礦物元素;培養基中玉米粉含量為5~10g/L、葡萄糖含量為25~40g/L;培養基中蛋白胨含量為3~5g/L、豆餅粉含量為2~4g/L;培養基中KH2PO4含量為1.5g/L、MgSO4含量為0.75g/L;2)補加棕櫚酸1.5-3.0g/L后,在溫度為25~30℃、轉速為100~180r/min條件下回轉式深層發酵3~6天結束;3)從發酵液中提取靈芝三萜。
申請公布號為CN104017852A的發明專利申請文獻公開了一種提高靈芝液體深層發酵菌絲體中靈芝三萜含量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取在斜面培養基中活化后的斜面菌絲體靈芝菌株,挑取菌絲塊接入種子培養基中,接種后于20~30℃、50~200r/min下培養7~14天,得到種子培養液;將培養好的種子培養液,按照5~15%的接種量接入發酵培養基中,接種后于20~30℃、50~200r/min下培養3~10天,在發酵培養過程中添加體積百分數為1%~5%的油酸,最終獲得靈芝菌絲體,進而提取菌絲體中的靈芝三萜。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36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