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橋梁橋面加固水泥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53522.7 | 申請日: | 2016-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4581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0 |
| 發明(設計)人: | 夏英志;賈耀飛;申穎;徐宇翔;王瑋;葛書勛;王紅偉;王庚;馬桂杰;陶江峰;付永勝;李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城建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4B24/18 | 分類號: | C04B24/18;C04B24/00;C04B24/06;C04B24/24;C04B24/12 |
| 代理公司: | 鄭州博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 地址: | 467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橋梁 橋面 加固 水泥 添加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橋梁橋面加固水泥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
硅粉或粉煤灰1-5份;
礦銅渣、鋼渣一種或幾種1-5份;
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0.5-7.0份;
多聚磷酸鹽類緩凝劑、偏磷酸鹽類緩凝劑、磷酸鹽類緩凝劑、硼酸鹽類緩凝劑或檸檬酸鹽類緩凝劑中的一種或幾種0.4-1份;
木鈣減水劑、萘系高效減水劑、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三聚氰胺系減水劑的一中或幾種2-8份;
硫鋁酸鹽類膨脹劑、石灰系膨脹劑、鐵粉或氧化鎂系膨脹劑中的一種或幾種8-15份制成;
其制備方法是:
將上述配料入球磨機粉磨,制成80um方孔篩篩余小于4%的粉料,即制得水泥添加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橋面加固水泥添加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得的水泥添加劑的粒度為0.6-0.8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橋面加固水泥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
硅粉或粉煤灰1份;
礦銅渣、鋼渣一種或幾種1份;
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0.5份;
多聚磷酸鹽類緩凝劑、偏磷酸鹽類緩凝劑、磷酸鹽類緩凝劑、硼酸鹽類緩凝劑或檸檬酸鹽類緩凝劑中的一種或幾種0.4份;
木鈣減水劑、萘系高效減水劑、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三聚氰胺系減水劑的一中或幾種2份;
硫鋁酸鹽類膨脹劑、石灰系膨脹劑、鐵粉或氧化鎂系膨脹劑中的一種或幾種8份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橋面加固水泥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
硅粉或粉煤灰5份;
礦銅渣、鋼渣一種或幾種5份;
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7.0份;
多聚磷酸鹽類緩凝劑、偏磷酸鹽類緩凝劑、磷酸鹽類緩凝劑、硼酸鹽類緩凝劑或檸檬酸鹽類緩凝劑中的一種或幾種1份;
木鈣減水劑、萘系高效減水劑、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三聚氰胺系減水劑的一中或幾種8份;
硫鋁酸鹽類膨脹劑、石灰系膨脹劑、鐵粉或氧化鎂系膨脹劑中的一種或幾種15份制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橋面加固水泥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
硅粉或粉煤灰3份;
礦銅渣、鋼渣一種或幾種3份;
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5.0份;
多聚磷酸鹽類緩凝劑、偏磷酸鹽類緩凝劑、磷酸鹽類緩凝劑、硼酸鹽類緩凝劑或檸檬酸鹽類緩凝劑中的一種或幾種0.7份;
木鈣減水劑、萘系高效減水劑、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三聚氰胺系減水劑的一中或幾種5份;
硫鋁酸鹽類膨脹劑、石灰系膨脹劑、鐵粉或氧化鎂系膨脹劑中的一種或幾種11份制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橋面加固水泥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
粉煤灰1份;
鋼渣2份;
氫氧化鉀5份;
磷酸鹽類緩凝劑0.6份;
萘系高效減水劑5份;
硫鋁鹽類膨脹劑9份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橋面加固水泥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
硅粉1份;
礦銅渣2份;
氫氧化鈉5份;
偏磷酸鹽類緩凝劑0.6份;
聚羧酸系高效減水機5份;
氧化鎂系膨脹劑9份制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橋面加固水泥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
硅粉 5份;
礦銅渣 5份;
氫氧化鈉 5份;
檸檬酸鹽類緩凝劑 1份;
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5份;
硫鋁酸鹽類膨脹劑11份制成。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橋梁橋面加固水泥添加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數的:
粉煤灰3份;
礦銅渣和鋼渣3份;
氫氧化鉀5.0份;
偏磷酸鹽類緩凝劑、磷酸鹽類緩凝劑0.7份;
聚羧酸系高效減水劑、三聚氰胺系5份;
石灰系膨脹劑11份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城建學院,未經河南城建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352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