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堰流聯合消能裝置的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53306.2 | 申請日: | 2016-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252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0-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利卿;王國強;費海宇;孫九順;趙辰;楊志超;馬竹青;王國濤;王海周;武鳳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鄭州水利學校 |
| 主分類號: | E02B8/06 | 分類號: | E02B8/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000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合 裝置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堰流聯合消能裝置的施工方法,其包括堰主體結構、消能坎裝置、尾坎裝置、下游消能洞以及設置在消能洞內的消能阻力樁,通過所述施工方法,對堰主體、消能坎、尾坎、消能洞和消能阻力樁分別按要求進行施工,實現堰流聯合消能裝置的簡便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最終實現堰流聯合消能裝置對水體多級聯合消能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力消能裝置的施工方法,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堰流聯合消能裝置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堰流(weir flow)是在明渠中設置障壁(堰)后,緩流經障壁頂部溢流而過的水流現象,堰流在水利工程中應用廣泛,在引水工程、電站工程中均有存在,但由于水流經過堰體時,流速較大,如果不及時消能,則會對下游的水工設施產生較大的危害,尤其是當下游結構為薄層混凝土結構或沙土結構時,則這種危害則會加強。
目前,對于水力工程中的消能結構已有多種結構形式和施工方法,但其施工較為復雜,消能效果也較差,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適用于堰流結構的聯合消能裝置的施工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堰流聯合消能裝置的施工方法,該堰流聯合消能裝置包括堰主體結構、消能坎裝置、尾坎裝置、下游消能洞結構,其具體的施工方法為:
1)依據設計圖紙進行堰主體的施工,并在堰主體的過水面上設置N排消能坎預留鋼筋,所述N為大于2的整數,在堰主體結構趾部設置一排尾坎預留鋼筋,所述堰主體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2)消能坎施工在消能坎預留鋼筋上通過安裝消能坎模板進行混凝土澆筑,并養護,每排所述消能坎結構為M個,M為大于3的整數,垂直水流方向,每排的消能坎的間距相等,沿水流方向,所述間距依次增加,從而實現水能的擴散消能;
3)在堰主體結構趾部,在尾坎預留鋼筋上通過安裝尾坎模板進行混凝土澆筑,并養護,所述尾坎依次排列,且其間距為最下排設置的消能坎的所述間距的一半,從而實現消能裝置的收縮消能;
4)在尾坎下游進行消能洞施工,消能洞直徑為堰主體高度的1/5倍,且洞口為弧形設置,洞深度為堰主體高度的1/10,經過消能坎以及尾坎的水流在消能洞內碰撞消能,為增加消能效果,消能洞施工中設置上下兩排滑槽,
5)在消能洞的滑槽內安裝若干消能阻力樁結構,消能阻力樁布置為兩排,每排布置為4個,且每排4個消能阻力樁沿圓周方向非等間隔布置,上下兩排消能阻力樁錯開布置,八個消能阻力樁長度不等,每個消能阻力樁與其相鄰的消能阻力樁長度均不相等。
所述消能坎結構為弧形或齒狀結構。
所述消能洞的布置為梅花形布置。
所述消能阻力樁為鋼結構。
通過上述的施工方法,實現堰流聯合消能裝置的簡便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最終實現堰流聯合消能裝置對水體多級聯合消能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堰流聯合消能裝置的剖視圖;
圖2為堰流聯合消能裝置的俯視圖;
圖3為堰流聯合消能裝置的施工流程圖。
附圖標記說明:1堰主體,2消能坎,3尾坎,4消能洞,5消能阻力樁。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堰流聯合消能裝置的施工方法,該堰流聯合消能裝置包括堰主體1、消能坎2、尾坎3、下游消能洞4,其具體的施工方法為:
1)依據設計圖紙進行堰主體1的施工,并在堰主體1的過水面上設置N排消能坎2預留鋼筋,所述N為大于2的整數,在堰主體1結構趾部設置一排尾坎3預留鋼筋,所述堰主體1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鄭州水利學校,未經河南省鄭州水利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33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體化煙氣降塵蒸汽過熱裝置
- 下一篇:一種手壓發電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