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多源數據的中成藥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53221.4 | 申請日: | 2016-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288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7 |
| 發明(設計)人: | 盧朋;鐘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國醫精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15 | 分類號: | G01N33/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82 | 代理人: | 宋寶庫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據 中成藥 分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分析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多源數據的中成藥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存在大量的中成藥產品,很多產品由于療效不佳或者配方不合理而成為了“僵尸中成藥”。利用大數據分析對于中成藥的藥物組合從數據成面直接進行驗證,可以使得很多錯誤的中成藥配方及時得到發現,節約社會資源。在該領域已經有一些基于臨床藥物試驗的驗證方式,如:
在專利“一種中藥復方有效藥味的篩選方法”中,將復方中成藥根據中醫病機,拆成小復方三組。對應每組藥材,應用血清藥理學方法分別制備藥理血清,模擬藥物在人體內代謝過程,通過對細胞因子及相關酶類的基因、蛋白的測定結果對組方進行驗證,篩選出有效藥材;
在專利“一種中藥復方二次新藥開發的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驟:(1)選擇中醫長期使用的古方或驗方,根據其中藥物的性味,結合長期臨床應用的經驗和疾病治療情況,進行藥物成分和配伍分析,并結合疾病的中醫理論,對藥材進行合并和拆減,實現在整體藥材層次上對復方的再認識;(2)對各藥材進行化學物質基礎分析,并利用指紋圖譜綜合分析藥材以及藥材組合物中物質成分,將復方組成物質群進行組分鑒別和歸類;(3)通過步驟(2)的指紋圖譜分析結果,以及不同藥材及其組合物的藥理實驗結果,結合現代中醫用藥理論,在對原方增效或減毒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藥味配伍組合;(4)對新藥復方進行指紋圖譜分析和化學成分鑒定,并確定新藥復方的生產工藝;(5)運用均勻設計方案設計組方配比,分別進行相關藥效藥理實驗,比較各組方的實驗結果,最終確定新藥復方組方的最佳配比。
上述方法都是根據臨床試驗或者藥理試驗,對于藥物組成成分進行分析,從而制作出藥物新的配方。本發明通過對海量已有數據進行分析,直接在數據層面判斷該藥物對于其聲稱功效的有效性,可以作為新藥選擇配方時的一個初始篩選機制提升效率,也可以對于市場中的中成藥產品進行有效性評估分析。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多源數據的中成藥分析方法,實現了中成藥產品的有效性評估分析。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基于多源數據的中成藥分析方法,包括數據庫構建和中成藥分析兩大部分;
數據庫構建:
基于中成藥配伍禁忌表構建配伍禁忌數據庫;基于有效中成藥的方劑和/或醫案構建中藥組成成分數據庫;
其中,中藥組成成分數據庫存儲信息包括中成藥的組成藥材及用量、中成藥的功效、中成藥的針對癥狀、藥材的功效;
中成藥分析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輸入待檢中成藥的配方,基于配伍禁忌數據庫信息進行該配方的配伍禁忌查詢,驗證中成藥的配方中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如是則執行步驟4,如否則執行步驟2;所述的待檢中成藥的配方包括待檢中成藥的藥材及用量、待檢中成藥的功效、待檢中成藥的針對癥狀;
步驟2,基于所述中藥組成成分數據庫進行中藥成分有效性分析和中藥組合有效性分析,得到待檢中藥成分有效性數值和待檢中藥組合有效性數值;
所述中藥成分有效性分析方法為:基于中藥組成成分數據庫中與待檢中成藥對應癥狀相同和/或功效相同的中成藥的藥材,以及待檢中成藥的藥材的功效,選出待檢中成藥中有效的藥材并統計數量,然后與待檢中成藥的藥材總量進行比值計算得出待檢中藥成分有效性數值;
所述中藥組合有效性分析方法為:將待檢中成藥的藥材進行重新組合獲得藥材組合集Q;在中藥組成成分數據庫中篩選與待檢中成藥功效相關的有效的對比中成藥生成對比中成藥組合集,并采用APRORI算法挖掘出所有高頻藥材組合生成高頻藥材組合集,藥材組合集Q分別與對比中成藥組合集和高頻藥材組合集比對,選出相同的藥材組合并統計藥材組合個數,然后將統計后的相同藥材組合個數與藥材組合集Q中藥材組合的總數進行比值計算,得出待檢中藥組合有效性數值;
步驟3,基于所述中藥組成成分數據庫提取與所述待檢中成藥的功效類似的所有中成藥的組成藥材及用量,針對每一味組成藥材進行用量統計,將所述待檢中成藥的每一味藥材所對應的用量與對應的統計數據進行對比,輸出每一味藥材用量的有效性數值,采用加權加法生成所述待檢中成藥的藥材用量的有效性數值;
步驟4,利用所述中藥成分有效性數值、所述中藥組合有效性數值、所述藥材用量的有效性數值計算得出綜合評估數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國醫精誠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國醫精誠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32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