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電纜工井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51530.8 | 申請日: | 2016-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8699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晨男;陳軼瑋;王永才;葉林;何勇;趙禹;張建波;王貫華;李俠;黃杰;鄭樂為;陳麗鵑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wǎng)浙江省電力公司臺州供電公司;臺州宏遠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wǎng)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14 | 分類號: | E02D29/14;C09D163/00;C09D175/04;C09D133/00;C09D7/00;C09D7/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華鼎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秦曉剛 |
| 地址: | 317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纜 井蓋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電纜工井。
背景技術
電力電纜一般都安裝在電纜溝道內(nèi),電纜溝道每隔一段距離均會鋪設電力蓋板方便后續(xù)維護。目前的電纜井蓋板普遍采用鋼筋混凝土材料,蓋上后便無法直接查看溝內(nèi)情況,必要時必須打開蓋板,加大了電力電纜巡查的工作量,導致因防小動物巡視和維護檢查不到位引起的事故時有發(fā)生。
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1)檢修工作繁瑣。(2)操作繁重。(3)不防盜。(4)撬起易損壞。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電纜工井蓋,方便電力電纜巡查,提高巡查和檢修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纜工井蓋,包括設于電纜工井口部的基架和設于基架上的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上開設有限位孔,所述基架上開設有固定孔,所述限位孔與固定孔匹配對接并穿過外接螺栓,所述基架上開設有防盜螺栓預留孔。
作為優(yōu)選,所述透明基板包括上層鋼化玻璃和下層鋼化玻璃,兩層鋼化玻璃通過透明膠層貼合為一體,所述透明基板四周包覆有鋼制邊框。
作為優(yōu)選,所述透明基板上開設有提拉鉤槽。
作為優(yōu)選,所述基架包括并排設置于電纜工井口部兩側的方鋼,所述方鋼的上側外邊緣焊接固定有擋邊。
作為優(yōu)選,所述鋼制邊框、基架的表面均涂覆有保護涂層。
作為優(yōu)選,所述保護涂層包括環(huán)氧底漆和導熱面漆,所述環(huán)氧底漆由環(huán)氧樹脂、環(huán)氧樹脂固化劑、溶劑、縮水干油醚稀釋劑組成,所述溶劑由醚酯類溶劑、酮類溶劑、酯類溶劑、醇醚類溶劑組成,所述環(huán)氧底漆中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環(huán)氧樹脂20~30%、環(huán)氧樹脂固化劑5~15%、醚酯類溶劑7~15%、酮類溶劑6~12%、酯類溶劑15~25%、醇醚類溶劑5~10%、縮水甘油醚稀釋劑10~20%,所述導熱面漆由為由A組分和B組分組成,所述A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聚氨酯樹脂30~40%、丙烯酸樹脂10~18%、導熱填料20~30%、抗老化劑0.4~0.6%、分散劑0.8~1.2%、流平劑0.9~1.2%、防沉降劑1~1.5%、有機溶劑15~20%;所述B組分為脂肪族異氰酸酯的三聚體,所述A、B兩組分混合重量比例20:1.4,混合方法將A組份充分攪拌,加入B組份,配漆后在25℃-35℃時熟化0.5-1.0小時再進行涂裝。
作為優(yōu)選,所述環(huán)氧底漆中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環(huán)氧樹脂26%、環(huán)氧樹脂固化劑10%、醚酯類溶劑11%、酮類溶劑9%、酯類溶劑20%、醇醚類溶劑8%、縮水甘油醚稀釋劑16%。
作為優(yōu)選,所述縮水甘油醚稀釋劑為聚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十二烷基縮水甘油醚、甲酚縮水甘油醚中的一種。
作為優(yōu)選,所述醚酯類溶劑為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乙二醇丁醚乙酸酯中的一種,酮類溶劑為丙酮、甲基丁酮、甲基異丁酮中的一種,酯類溶劑為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中的一種,醇醚類溶劑為乙二醇單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單丁醚中的一種。
作為優(yōu)選,所述A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聚氨酯樹脂37%、丙烯酸樹脂16%、導熱填料25%、抗老化劑0.5%、分散劑1%、流平劑1%、防沉降劑1.5%、有機溶劑18%。
本發(fā)明采用透明蓋板大大加強了電纜管溝的可視化程度,使得運行人員不掀開蓋板就能掌握溝內(nèi)電纜、支架、接地等設施狀況,提高了電力電纜線路巡視的效率,為確保電纜線路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另外,透明蓋板約為同等設計要求混凝土蓋板質(zhì)量的一半,并自帶提拉鉤槽,避免了維護人員在需要對電纜溝道內(nèi)的電力設施進行維護修理時利用鐵撬施力對產(chǎn)品造成的損壞,結構簡單且操作輕便,提高了維護檢修效率,改善了維護人員的操作環(huán)境,降低了事故隱患的發(fā)生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電纜井局部側視圖;
圖2為工井蓋側視圖;
圖3為工井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wǎng)浙江省電力公司臺州供電公司;臺州宏遠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wǎng)公司,未經(jīng)國網(wǎng)浙江省電力公司臺州供電公司;臺州宏遠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wǎng)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5153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