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軸套全自動研磨與檢測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49950.2 | 申請日: | 2016-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24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潘勝校;葉光友;楊召金;許山保;吳芳;陳建偉;田永林;傅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正強萬向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7/00 | 分類號: | B24B27/00;B24B49/00;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韓洪 |
| 地址: | 31120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套 全自動 研磨 檢測 生產線 | ||
1.一種軸套全自動研磨與檢測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料裝置(1)、內平磨床(2)、內平檢測裝置(3)、內圓磨床(4)、內圓檢測裝置(5)、外圓無芯磨裝置(6),收料筒(7),所述整料裝置(1)通過第一傳料軌(12)連接與所述內平磨床(2)連接的第一提升軌(22),所述內平磨床(2)通過第二傳料軌(23)連接所述內平檢測裝置(3),所述內平檢測裝置(3)通過第三傳料軌(32)連接與所述內圓磨床(4)連接的第二提升軌(42),所述內圓磨床(4)通過第四傳料軌(43)連接所述內圓檢驗裝置(5),所述內圓檢驗裝置(5)通過第五傳料軌(52)連接與所述外圓無芯磨裝置(6)連接的第三提升軌(62),所述外圓無芯磨裝置(6)尾端設有第六傳料軌(63),第六傳料軌(63)末端連接所述收料筒(7),所述的收料筒(7)下方設有收料箱(8);所述內平檢測裝置(3)包括上部設有若干塊定位板(312)的檢測平臺(31)、連接有橫向氣缸的第一平移臂(36)、連接有橫向氣缸的第二平移臂(37)、清洗機構(33)、檢測機構(34),若干所述定位板(312)中位于檢測平臺(31)尾部的一塊定位板(312)一端通過轉軸連接在檢測平臺(31)上、另一端底部連接液壓頂起裝置(38)并在此端末設有廢料箱(35),所述清洗機構(33)、檢測機構(34)分別位于設于檢測平臺(31)前部的不同定位板(312)上,所述清洗機構(33)位于檢測機構(34)前方,所述第一平移臂(36)上設有若干第一卡柄(362),所述第二平移臂(37)上設有若干第二卡柄(372),相鄰的第一卡柄(362)與第二卡柄(372)配合構成移動工件的卡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套全自動研磨與檢測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料裝置(1)包括筒殼(11)、設于筒殼(11)底部且有電機帶動旋轉的轉盤(13)、固定連接在筒殼(11)上端的連接桿(14)、導向板(15)、連接于筒殼(11)內圓周面上的掃板(16)、固定于筒殼(11)內面的導槽(17),連接于導槽(17)末端的第一傳料軌(12),所述導向板(15)截面呈“S”形,導向板(15)中部與連接桿(14)中部相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軸套全自動研磨與檢測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轉盤(13)連接有磁圈,所述轉盤(13)邊緣與筒殼(11)保持有1~2mm的間隙。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軸套全自動研磨與檢測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掃板(16)下邊連接有彈性膠板。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套全自動研磨與檢測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圓無芯磨裝置(6)包括繞一端擺動的機械手(64)、帶動工件轉動的磁性圓盤(65)、砂輪(66)、行軌(67),所述機械手(64)夾持端設有可轉動的夾持頭,夾持頭夾持工件被吸附在磁性圓盤(65)面上,所述砂輪(66)轉動中心連接有支桿(663),支桿(663)另一端連接行軌(67),所述砂輪(66)外設有砂輪罩(662)。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套全自動研磨與檢測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筒(7)是一個兩端對立面上均開有方孔(72)的圓柱形殼體(71),圓柱形殼體(71)的圓周面上連接有呈螺旋狀的緩沖板(7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正強萬向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正強萬向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995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使用方便的研磨系統
- 下一篇:一種用于油泵齒端面精研拋光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