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鋁鎳鈷方薄片的粘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49857.1 | 申請日: | 2016-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851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 發明(設計)人: | 嚴勁松;鄭嵩;趙建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菲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R11/00 | 分類號: | H04R11/00;F16B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 地址: | 210038 江蘇省南京市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鋁鎳鈷方 薄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鋁鎳鈷方薄片的粘坨方法,能提高粘坨后薄片間的平整度和平行度,屬于動鐵結構受話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動鐵結構受話器是一種高保真的聲電轉換器件,專用于醫用助聽器和專業級的入耳式高保真耳機。其使用的磁鐵為方片型的高矯頑力鋁鎳鈷,典型尺寸如2毫米*2毫米*0.4毫米,尺寸公差均為微米級公差,垂直度要求小于1度,裝配前的小磁鐵處于不充磁狀態。
這種鋁鎳鈷小片是由鋁鎳鈷原材料大片切割而成,原材料的尺寸為15毫米*15毫米*0.4毫米,生產過程中,先將這種鋁鎳鈷大片通過膠水粘結至25毫米左右長的方坨,再通過多線切割機切割出長和寬的尺寸,這樣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如果不使用專門的粘坨裝置,只用手工來進行粘坨,很容易出現粘接坨塊的邊緣不整齊、粘結后薄片間的膠層厚度不均勻從而導致薄片間的平行度不良等問題,這些不良會導致后續切割中產生嚴重的垂直度不良,嚴重影響產品合格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的是一種鋁鎳鈷方薄片的粘坨方法,其目的旨在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滿足制程需要,實施時,可將片形工件用膠粘結成方坨,然后進行多線切割,可有效保證工件的垂直度。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鋁鎳鈷方薄片的粘坨方法,采用了鋁鎳鈷方薄片粘坨裝置,該鋁鎳鈷方薄片粘坨裝置包括A、B、C三個平面互相垂直的粘坨基座,以及各平面互相垂直的長方體推塊。其中,粘坨基座的A平面上有撬坨孔2,并在與B平面相連接的拐角處設計了A加工圓槽1,在與C平面相連接的拐角處設計了B加工圓槽3,A加工圓槽1和A加工圓槽1均開在A平面上。粘坨基座的B平面上有A溢膠槽4,粘坨基座的C平面上有B溢膠槽6。粘坨基座的B平面和C平面相連接的拐角處沿45度角方向設計了C加工圓槽5 。A、B、C三個加工圓槽1,3,5在A,B,C三個平面的相交處相通。撬坨孔2與B加工圓槽3相通,A溢膠槽4與A加工圓槽1相通,B溢膠槽6與B加工圓槽3相通。長方體的粘坨推塊上有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D,E,F。
本發明的優點:A、B、C三個平面互相垂直的粘坨基座,使用時可利用長方體推塊對粘結的方薄片工件進行平行推壓,從而使粘結后的方坨能夠有效改善平行度和平整度。
附圖說明
圖1是鋁鎳鈷方薄片粘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粘坨用的方塊形推塊示意圖。
圖中的1是A加工圓槽、2是撬坨孔、3是B加工圓槽、4是A溢膠槽、5是C加工圓槽、6是B溢膠槽。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鋁鎳鈷方薄片粘坨裝置,其結構包括A、B、C三個平面互相垂直的粘坨基座,以及各平面互相垂直的長方體推塊。其中,粘坨基座的A平面上有撬坨孔2,并在與B平面相連接的拐角處設計了A加工圓槽1,在與C平面相連接的拐角處設計了B加工圓槽3,A加工圓槽1和B加工圓槽3均開在A平面上。粘坨基座的B平面上有A溢膠槽4,粘坨基座的C平面上有B溢膠槽6。粘坨基座的B平面和C平面相連接的拐角處沿45度角方向設計了C加工圓槽5 。A、B、C三個加工圓槽1,3,5在A,B,C三個平面的相交處相通。撬坨孔2與加工圓槽3相通,A溢膠槽4與A加工圓槽1相通,B溢膠槽6與B加工圓槽3相通。長方體的粘坨推塊上有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D,E,F。
所述的A溢膠槽4、B溢膠槽6的直徑為5毫米。
所述的撬坨孔2的孔徑為7毫米。
所述的A,B,C三個加工圓槽1,3,5在A,B,C三個平面的相交處相通。
所述的撬坨孔2與B加工圓槽3相通。
所述的A溢膠槽4與A加工圓槽1相通,B溢膠槽6與B加工圓槽3相通。
所述的具有A,B,C三個互相垂直平面的粘坨基座的長寬均為60毫米,高30毫米,每個平面的厚度為10毫米。
粘坨裝置材質均為聚四氟乙烯。
鋁鎳鈷方薄片的粘坨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粘結前先用干布沾無水酒精擦拭鋁鎳鈷方薄片粘坨裝置,保證鋁鎳鈷方薄片粘坨裝置表面清潔無雜物;
2)將待粘結方薄片工件的互相貼合的兩個平面分別用膠均勻涂滿,然后將第一片方薄片工件的無膠的一面抵在粘坨基座的A平面上,第一片方薄片工件的邊緣同時靠緊粘坨基座的B平面和C平面上,再將第二片方薄片工件有膠的一面對準第一片方薄片工件貼上去,注意將坨塊的邊緣抵緊粘坨裝置的B和C兩個平面,用手指輕輕壓住第二片方薄片工件5秒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菲隆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菲隆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98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