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PCB廢水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49657.6 | 申請日: | 2016-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409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程涌;賀文輝;龔德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奧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04 | 分類號: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興科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王翀 |
| 地址: | 413000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cb 廢水處理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廢水處理工藝,尤其涉及一種PCB廢水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PCB行業歷來是一個重污染的行業,由于其污染物是重金屬,所以其污染物治理特 別是廢水治理歷來備受關注。由于PCB廠分散面廣,雖然廢水量相對較少,但污染擴散面積 卻相對較大,所造成的污染不易控制。PCB廠所排出的廢水毒性大,甚至有致癌、致畸、致突 變的劇毒物質,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治理難度大,成本高。PCB廢水中含有較多的重金 屬離子,直接排放會造成污染和浪費,所以對PCB中的重金屬離子進行處理是PCB廢水處理 的關鍵。
目前,PCB廢水處理工藝對重金屬離子的處理效果不佳,且處理效果比較單一,一 次只能去除一種或兩種重金屬離子;另外,傳統方法在懸浮物、微生物、有機物、無機物、氮、 磷及嗅味的取出,效果也不佳,傳統污水資源化處理方法的處理效果見表1-1,而且,經過傳 統方法處理后的水很難達到自來水水質要求,傳統污水資源化處理方法在處理污水時的出 水水質情況見表1-2,不能進行回收再利用,浪費嚴重。
表1-1傳統污水資源化處理方法的處理效果
注:“+”表示能部分去除,“++”表示能大量去除。
表1-2傳統污水資源化處理方法在處理污水時的出水水質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能去除 多種重金屬離子,使處理后的廢水達到自來水水質要求的PCB廢水處理工藝。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PCB廢水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 驟:
(1)預處理:將PCB廢水通入pH調節池中,先向pH調節池內加入重金屬處理劑,再加 入凈水劑,可去除PCB廢水中的重金屬和雜質;
(2)混凝:將步驟(1)處理后的PCB廢水通過混凝池,混凝池內加入堿溶液,將PCB廢 水的pH調節至8-9;
(3)絮凝:將步驟(2)混凝后的PCB廢水排放到絮凝池,絮凝池內加入絮凝劑,使PCB 廢水發生絮凝反應,使PCB廢水中的污泥絮凝;
(4)中和沉淀:將步驟(3)絮凝后的PCB廢水排放到沉淀池,使絮凝的污泥沉淀,將 沉淀后的PCB廢水加入酸溶液中和,將PCB廢水的PH值中和至7-7.5;
(5)回用:將步驟(4)中和后的PCB廢水通過回用系統進行凈化回用。
進一步,所述步驟(1)中,重金屬處理劑包括三乙醇胺、聚吡咯烷酮和硫化二鈉。
進一步,所述步驟(1)中,凈水劑為硫酸亞鐵。
進一步,所述步驟(3)中,絮凝劑為聚丙烯酰胺。
進一步,所述步驟(4)中,酸溶液為硫酸。
進一步,所述步驟(5)中,回用系統采用大通量超低壓反滲透膜分離技術。
在廢水處理和回用方面,膜分離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由于在膜分離過程中不加 入任何其他物質,因此膜技術凈化廢水的過程同時也使有用物質得以回收,產品質量或生 產效率得以提高,成本降低,能耗與物耗減少,污染消除或減輕,因而是名副其實的環保生 產技術。用于污水處理和回用的膜分離技術主要是壓力驅動的膜,按照膜能有效地去除的 污染物的大小來分類,可分為微濾(MF)、超濾(UF)、納濾(NF)和反滲透(RO)等,膜法水處理 的效果比較表1-3。
表1-3膜法水處理的效果比較
★表示去除效果很好,表中空白處表示無相關數據
微濾(MF)、超濾(UF)對濁度、膠體和細菌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對色度、無機物、 有機物的去除效果不理想,因此需要與其他技術,例如化學藥劑(絮凝劑、氧化劑)、粉末活 性炭相結合的組合工藝才能達到較好的處理效果。
反滲透(RO)對離子的截留沒有選擇性,對有機物、各種鹽類均有相當高的脫除率。 目前廣泛應用于海水淡化、純水和高純水的制備等各項領域。電子行業的高純水廣泛采用 RO技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奧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奧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96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