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抽孔螺栓塑性成型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48976.5 | 申請日: | 2016-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866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循明;吳棟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1K1/44 | 分類號: | B21K1/44;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310053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栓 塑性 成型 方法 | ||
1.一種零件冷鐓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驟:
步驟一,通過第一沖壓模(1)對零件毛坯擠壓,獲得尾部錐度和桿部所需尺寸;
步驟二,通過第二沖壓模(3)對步驟一的零件(2)進行擠壓,獲得底孔和桿部所需尺寸;
步驟三,通過第三沖壓模(4)對步驟二的零件(2)進行擠壓,獲得頭部呈錐度和桿部鐓粗及抽空深度的所需尺寸;
步驟四,通過第四沖壓模(5)對步驟三加工后的零件(2)進行擠壓,獲得頭部壓扁及桿部縮徑和進一步抽孔達到所需尺寸;
步驟五,通過第五沖壓模(6)對步驟四加工后的零件(2)進行擠壓,獲得頭部形狀。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沖壓模(1)包括上模和下模(17),上模能相對下模(17)作上下移動;上模包括上模殼(11)、沖壓棒(13)、沖壓棒壓塊(14),上模殼(11)形成沖模腔(12),下模(17)形成能將零件毛坯成型為尾部錐度和桿部鐓粗要求尺寸的下模凹腔(15),下模凹腔(15)與沖模腔(12)上下相對應;沖壓棒(13)從上而下伸入上模殼(11)的沖模腔(12)且伸出上模殼(11)的底面并能壓入下模凹腔(15)內;沖壓棒(13)的頂部與上模殼(11)相固定的沖壓棒壓塊(14)的底面相連接;下模凹腔(15)豎向伸入能將沖壓成型后的零件(2)從下模凹腔(15)中頂出的頂桿(16),頂桿(16)上端處于下模凹腔(15)內,下端處于下模(17)的下端面之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沖壓模(3)包括上模和下模殼(34),上模能相對于下模殼(34)上下移動;上模包括上模殼(31)、沖壓棒(32)、沖壓棒壓塊(33),上模殼(31)的底部形成能將零件毛坯鐓粗成要求尺寸的沖模腔(30-1),沖壓棒(32)從上而下伸入沖模腔(30-1),上端與上模殼(31)相固定的沖壓棒壓塊(33)的底面相連接;下模殼(34)內配合上下活動式的內模前仁(35),內模前仁(35)形成能將步驟一成型的零件(2)擠壓成要求尺寸的下模凹腔(30-2),下模凹腔(30-2)與沖模腔(30-1)上下相對應;內模前仁(35)相對下模殼(34)能上下移動,推管(36)從下而上伸入內模前仁(35)的下模凹腔(30-2),其能相對下模凹腔(30-2)作上下移動;推管(36)內裝配拉伸沖針(39),拉伸沖針(39)的上端伸出推管(36)后而處于下模凹腔(30-2)內,下端固定于組合墊塊(38-3),組合墊塊(38-3)固定于內模墊塊(38-1),內模墊塊(38-1)固定于下模殼(34)的下端;內模墊塊(38-1)的上端面與內模前仁(35)的下端面間裝入彈簧;組合墊塊(38-3)裝配能豎向運動的三針(38-2),三針(38-2)的上平面與推管(36)的下平面接觸;三針(38-2)能上下滑動地穿過組合墊塊(38-3)而伸出下模殼(34)的底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冷鐓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沖壓模包括上模(4)和下模殼(44),上模(4)能相對于下模殼(44)作上下移動;上模包括上模殼(41)、沖壓棒(42)、沖壓棒壓塊(43),上模殼(41)的底部形成能將零件毛坯沖壓成頭部錐度要求尺寸的沖模腔(40-1),沖壓棒(42)從上而下伸入沖模腔(40-1),其上端穿過沖模腔(40-1)的頂部后與上模殼(41)相固定的沖壓棒壓塊(43)的底面相連接;下模殼(44)形成能放置零件(2)成型的下模凹腔(40-2),下模凹腔(40-2)與沖模腔(40-1)上下相對應,下模凹腔(40-2)伸入推管(47),推管(47)能相對下模凹腔(40-2)作上下移動,推管(47)配合拉伸沖針(48),拉伸沖針(48)上端伸出推管(47)而處于下模凹腔(40-2),下端固定于組合墊塊(45),組合墊塊(45)固定于下模殼(44),組合墊塊(45)的下平面與下模殼(44)的下平面平齊;組合墊塊(45)配合能上下運動的三針(46),三針(46)的上端與推管(47)的下平面接觸,下端伸出組合墊塊(45)之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未經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897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電池充電電路
- 下一篇:激光器光軸的柔性調節(jié)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