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降低液晶電視待機功耗的指示燈控制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48305.9 | 申請日: | 2016-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786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俊;吳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3/08 | 分類號: | H05B33/08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王荔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降低 液晶電視 待機 功耗 指示燈 控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電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降低液晶電視待機功耗的指 示燈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一方面,“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等已經成為 深入人心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節水、節電、節油、節氣一直以來就是普通 家庭生活所關注的話題。在液晶電視領域,大多數家庭中的液晶電視都一直處 于待機工作中,不符合目前的低碳生活趨勢。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以解決目前的液晶電視一直處于待機工作中所 導致的能源浪費問題。
【技術方案】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降低液晶電視待機功耗的指示燈控制裝置,包括主控制器、 LED驅動電路和LED指示燈,所述LED驅動電路分別與主控制器和LED指示 燈連接,
所述主控制器被配置成:循環輸出第一信號、第二信號、第三信號、第四 信號、第三信號、第二信號、第一信號,所述第一信號為低電平信號,所述第 二信號為占空比為DR1的方波信號,所述第三信號為占空比為DR2的方波信號, 所述第四信號為高電平信號,其中第三信號的周期與第二信號的周期相同且 DR2>DR1;
所述LED驅動電路被配置成:當主控制器的輸出為高電平時點亮LED指示 燈點亮;當主控制器的輸出為低電平時熄滅LED指示燈。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LED驅動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 第三電阻和MOS管,所述第一電阻的一端與主控制器連接,所述第一電阻的另 一端與MOS管的柵極連接,所述MOS管的源極接地,所述MOS管的漏極與 LED指示燈的負極連接,所述LED指示燈的正極與第二電阻的一端、第三電阻 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阻的另一端、第三電阻的另一端均與電源連接。
作為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主控制器為單片機。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主控制器對LED驅動電路進行控制,使液晶電視的指示燈在待 機時呈現出“呼吸”效果,降低了液晶電視待機功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一提供的降低液晶電視待機功耗的指示燈控制裝置 的原理圖。
圖2為第一信號的波形圖。
圖3為第二信號的波形圖。
圖4為第三信號的波形圖。
圖5為第四信號的波形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發明的具體實 施方式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降低液晶電視待機功耗的指示燈控制裝置的 原理圖。如圖1所示,該裝置包括主控制器1、LED驅動電路和LED指示燈D1, 所述LED驅動電路分別與主控制器1和LED指示燈D1連接。
本實施例中,LED驅動電路被配置成:當主控制器的輸出為高電平時點亮 LED指示燈點亮;當主控制器的輸出為低電平時熄滅LED指示燈。具體地,LED 驅動電路包括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和MOS管Q2,電阻R1的一端與主 控制器1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與MOS管Q2的柵極連接,MOS管Q2的源 極接地,MOS管Q2的漏極與LED指示燈D1的負極連接,LED指示燈D1的 正極與電阻R2的一端、電阻R3的一端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電阻R3的另 一端均與電源VCC連接。電阻R1、電阻R2、電阻R3均為限流電阻,MOS管 Q2為N溝道MOS管,主控制器1的I/O口輸出占空比可調的方波信號 LED_PWM,當LED_PWM信號為高電平時,MOS管Q2導通,此時LED指 示燈D1點亮;當LED_PWM信號為低電平時,MOS管Q2截至,此時LED指 示燈熄滅,通過控制主控制器1的I/O口的輸出可以實現LED指示燈的點亮和 熄滅,從而降低了待機功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830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