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根據父母本粒型差異進行雜交水稻混播制種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45773.0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324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桂林;李志彬;朱崴;劉欣;章瑩;亓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H1/02 | 分類號: | A01H1/02;A01H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根據 父母 差異 進行 雜交 水稻 制種 技術 | ||
1.本發明的目的是探索出一種雜交水稻可混播制種的技術,解決雜交水稻常規制種程序和操 作技術煩雜、成本較高等問題,最終形成一套雜交稻混播制種技術操作規程。
(1)本技術首先采用傳統人工去雄雜交育種的方法,先將千粒重小于等于15g的小粒品種定 向轉育為千粒重小于等于15g的小粒不育系或者恢復系。
(2)再選用與步驟一中新轉育的小粒不育系或者恢復系的播始歷期相近的,千粒重25g以上的 中大粒的不育系或者恢復系與之配組,從中篩選強優勢組合。
(3)在生產雜交種子時,改變過去父母本分開播種栽插的煩瑣程序,采用父母本一次混合直播, 或者父母本按一定比例混合播種后、移栽、或拋秧、或機插、混合收獲,簡化播栽和分別 收獲工序,收獲后在通過一定孔徑的篩子,大粒的品種留在篩子中,小粒品種漏過篩子。 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合格的雜交稻種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該新方法的特征在于:選擇好合適的小粒品種作為轉育不育系或恢 復系的親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該新方法的特征在于:雜交稻親本播始歷期一定要非常相近,最佳 方案是父本的播始歷期比母本早兩天左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該新方法的特征在于:篩子的孔徑一定要與父母本的粒型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天隆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577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