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秈稻育成品種遺傳完整性分析的引物組合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44390.1 | 申請日: | 2016-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061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余麗琴;辛霞;黎毛毛;尹廣鹍;李慧;張金梅;吳錦文;陳曉玲;熊玉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5 | 分類號: | C12Q1/6895;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秈稻 育成 品種 遺傳 完整性 分析 引物 組合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遺傳完整性分析引物,具體公開了用于秈稻育成品種遺傳完整性分析的SSR分子標記核心引物及其應用。本發明以秈稻育成品種贛晚秈19號為材料,通過大量實驗研究,篩選出了一批可用于秈稻育成品種遺傳完整性分析的SSR核心引物,建立了用于秈稻育成品種遺傳完整性分析的引物組合,并基于此,建立了分析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分析方法適用于秈稻育成品種種質遺傳完整性的分析。所篩選的引物組合和最少100個單株的群體量,為準確分析秈稻育成品種種質保存和繁殖更新過程中遺傳完整性檢測提供了標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遺傳完整性分析引物,具體地說,涉及用于秈稻育成品種遺傳完整性分析的SSR分子標記核心引物。
背景技術
種質是指親代通過生殖細胞或體細胞傳遞給子代的遺傳物質。種質庫保存的種質材料一般可分為兩類:遺傳上同質種質(genetically homogeneous accessions),指在一份種質內,其個體之間基本上具有相同的遺傳結構,如自花授粉作物育成品種、異花授粉作物自交系等;遺傳上異質種質(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 accession),指在一份種質內,其個體之間不具有相同的遺傳結構,如野生種、原始地方品種、異花授粉的栽培品種等。
遺傳完整性是指群體的遺傳結構得到完全的保持,包括基因型頻率分布及等位基因頻率分布和其原始群體一樣,保持不變。維持種質的遺傳完整性就是在繁殖過程中要有最大的遺傳相似性,在保存過程中表現最低程度的遺傳變異。
準確評價育成品種稻種資源的遺傳多樣性和完整性,對于其在育種、生產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對種質資源的安全保存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方法是采用表型多樣性鑒定法,即通過調查多項農藝性狀,反映種質的遺傳多樣性和完整性。但是該方法容易受氣候、人為等因素影響。近年來分子標記技術在種質遺傳多樣性和完整性研究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分子標記技術中有多項技術參數會影響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以SSR分子標記為例,其關鍵的技術瓶頸包括引物的篩選、群體量的大小等。
因此,亟需獲得可用于秈稻育成品種遺傳完整性分析的SSR核心引物,并建立秈稻育成品種遺傳完整性分析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秈稻育成品種遺傳完整性分析的引物組合及其應用。
為了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套用于秈稻育成品種遺傳完整性分析的SSR核心引物組合與方法,所述方法是基于SSR分子標記原理,采用經過前期大量篩選工作所獲得的12對多態性核心引物,對100~160個單株的秈稻育成品種基因組DNA進行擴增,利用生物分析軟件統計分析群體的遺傳多樣性指數,反映群體的遺傳完整性保持情況。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用于秈稻育成品種遺傳完整性分析的引物組合,其由如下12個引物對組成:
SSR01:正向引物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如SEQ ID NO.2所示;
SSR02:正向引物如SEQ ID NO.3所示;反向引物SEQ ID NO.4所示;
SSR03:正向引物如SEQ ID NO.5所示;反向引物如SEQ ID NO.6所示;
SSR04:正向引物如SEQ ID NO.7所示;反向引物如SEQ ID NO.8所示;
SSR05:正向引物如SEQ ID NO.9所示;反向引物如SEQ ID NO.10所示;
SSR06:正向引物如SEQ ID NO.11所示;反向引物如SEQ ID NO.12所示;
SSR07:正向引物如SEQ ID NO.13所示;反向引物如SEQ ID NO.14所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未經江西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43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