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由降落雙級混粉氣霧化水冷快凝磁性磨料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43110.5 | 申請日: | 2016-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57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1 |
| 發明(設計)人: | 趙玉剛;張桂香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F9/08 | 分類號: | B22F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由 降落 雙級混粉氣 霧化 水冷 磁性 磨料 制備 方法 | ||
一種自由降落雙級混粉氣霧化水冷快凝磁性磨料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雙級自由降落噴嘴,第一級噴嘴為低壓混粉射流噴嘴,第二級噴嘴為高壓氣流噴嘴,低壓混粉射流噴嘴緊靠在高壓氣流噴嘴的上方;通過調節冷卻水在霧化冷卻室的水位高度,控制混粉金屬液滴的冷卻速度,從而形成硬質磨料在磁性磨料金屬基體表淺層分布的磁性磨料。該方法解決了霧化前硬質磨料與熔融金屬液充分混合和硬質磨料的浪費、硬質磨料在磁性磨料中的所占比例控制、單級噴嘴的沖蝕磨損、硬質磨料在磁性磨料金屬基體表淺層分布的深淺控制等問題,同時大幅度減小了混粉金屬液滴飛行的距離,減小的霧化室和設備的整體高度。本發明為高性能磁性磨料的制備提供了新的技術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自由降落雙級混粉氣霧化水冷快凝磁性磨料制備方法,屬于磁粒研磨材料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高效超精整加工技術是國家長期優先重點資助和鼓勵發展的研究領域,而面向超光滑自由曲面的新型自動加工理論與技術更是世界各國制造業和研究人員共同關注的熱點。超光滑自由曲面的加工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制造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它對于保證國家尖端工業和某些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幾十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現代控制理論等相關科技的迅猛發展,以數控技術為代表的柔性加工手段日益完善,但自由曲面精整加工的自動化還是一大難題。目前自由曲面的精整加工仍然主要依賴于熟練工人的手工操作。以模具為例,大型自由曲面的精整加工在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其手工加工工時占總工時的37~42%,在我國則達50%左右。手工加工費時費力、效率低下,且難以取得良好的精整加工效果,制約了超光滑自由曲面制造技術的發展。為適應以精密模具為代表的自由曲面零件的低成本、短周期和高質量的要求,日本等國自上世紀90年代率先開展了自由曲面磁粒研磨加工自動化的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獲得應用,近些年來,國內學者也對該加工技術進行了研究和開發工作。
磁粒研磨是利用磁場的作用,使磨料與工件接觸并產生一定的作用力,通過工件與磨料之間的相對運動進行研磨加工的一種工藝方法。與傳統的精整加工工藝相比,磁粒研磨具有柔性、自適應性、自銳性、可控性、溫升小、效率高和無須進行工具磨損補償、無須修形等特點。磁性磨料作為磁粒研磨的工具,其性能直接影響加工的質量和效率。盡管磁粒研磨加工具有多的優點,但限于現有磁性磨料的性能,自由曲面磁粒研磨加工自動化技術離推廣應用還有很大距離。
由此可見,磁性磨料的制備技術是磁粒研磨技術推廣應用的關鍵,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研究自由降落氣固兩相流霧化快凝磁性磨料的形成機理、探索新的磁性磨料制備方法、研制高性能、低成本磁性磨料的生產設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目前,國內外應用的磁性磨料制備技術有多種,如機械混合法、粘結法、鑄造法、燒結法等。
(1)機械混合法:機械混合法是將鐵磁性粉末、硬質磨料粉末和研磨液按一定比例在常溫下均勻混合,直接進行研磨加工的方法。常用一定粒度的鐵磁性粉末與硬質磨料粉末如Al2O3、SiC、Cr2O3、TiC等混合均勻后,再加入粘合劑如油酸、聚乙烯醇、硅膠等制成。該種方法可以制備多種磁性磨料,但是在加工期間,硬質磨料顆粒與鐵磁性粉末容易分離飛散,因而使用范圍較窄。
(2)粘結法:粘結法是用粘結劑將一定比例的鐵粉和硬質磨料粉粘結為一體,然后加壓固化,通過粉碎、篩選制成所需粒度的磁性磨料。對于粘結法制備磁性磨料,選取合適的粘結劑是關鍵。美國學者FeyginSawa的專利中提到的粘結劑是氰基丙烯酸脂,制備的鐵基磁性磨料其研磨效率高于傳統的燒結法制備的鐵基磁性磨料。國內學者采用環氧樹脂作為粘接劑制備的鐵基Al2O3、SiC磁性磨料,均獲得了良好的研磨加工效果。該磁性磨料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成本低,但制備的磁性磨料組織疏松、密度低,硬質磨粒相顆粒易脫落,使用壽命較低。
(3)鑄造法:使磁性磨料的主要鐵基金屬成分在高溫下達到熔化狀態,在高壓氣體的吹制下,霧化成微液滴,然后冷卻、凝固、篩分后直接制得粉末。該方法包括外加顆粒復合和原位反應復合兩種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未經山東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311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