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能夠釋放水份及氧氣的管道式防窒息急救口罩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43080.8 | 申請日: | 2016-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1755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0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文正;張麗韶;李廬 | 申請(專利權)人: |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2B7/08 | 分類號: | A62B7/08;A62B7/10;A62B9/06 |
| 代理公司: | 汕頭市潮睿專利事務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盧梓雄;丁德軒 |
| 地址: | 51500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能夠 釋放 氧氣 管道 窒息 急救 口罩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能夠釋放水份及氧氣的管道式防窒息急救口罩,包括口罩本體和掛耳,掛耳設置在口罩的兩側,口罩本體包括紗布外包層,以及自外到內依次設置在紗布外包層中的過濾層、供氧保濕層和透氣軟墊層。通過設置過濾層對火災中所產生的有毒氣體、煙塵進行過濾,使空氣得到凈化,避免中毒事故的發生;通過設置供氧保濕層,釋放水分使棉墊層保持濕潤,對高溫干燥的空氣進行降溫和加濕,避免對人體的呼吸道造成強烈的刺激;氧顆粒遇水分解產生大量的氧氣,對人體吸入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補充,從而避免火災中缺氧而造成窒息死亡,實現火災中的急救效果,而且結構輕巧、價格便宜、穿戴容易,能夠普及到醫院、學校、工廠、辦公樓及每個家庭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口罩,尤其涉及一種能夠釋放水份及氧氣的管道式防窒息急救口罩。
背景技術
火災是死亡率較高的高危事故或自然災害,但據調查研究,火災中發生的死亡,大多數不是被火所燒死的,而是因為窒息而死亡。
經研究,火災中由于劇烈燃燒,空氣中大量的氧氣被消耗掉,且另外產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有害氣體,導致大面積缺氧,當人處在火災現場中時,所吸入的空氣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其它有害氣體,而氧氣卻很少,因此,容易造成窒息而死亡。
因此,當火災發生時,最佳的自救措施是穿戴具有供氧裝置的防毒面具,但這種具有供氧裝置的防毒面具體積龐大、價格昂貴,無法普及到醫院、學校、工廠、辦公樓及每個家庭中;而且由于其穿戴麻煩,很難起到即時的急救效果。
假如能夠用口罩代替上述的供氧裝置的防毒面具,那將是人類的福音,必定會大大減少火災中死亡事故。但是,目前的口罩一般包括口罩本體和設置在口罩本體兩側的掛耳,普通的口罩一般只設置一層薄棉用于過濾粉塵,而另外的防毒口罩則設有一層過濾層,過濾層能夠吸收掉空氣中的有毒氣體。顯然,目前的口罩在火災中根本無法起到急救作用,為了解決火災中的急救問題,研發一種能夠在火災中起到急救作用的口罩,是我們醫護人員及其它研發人員所一直致力研究的課題,但一直沒能提出較好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釋放水份及氧氣的管道式防窒息急救口罩,這種能夠釋放水份及氧氣的管道式防窒息急救口罩能夠避免火災中毒事故的發生、避免高溫空氣對人體的呼吸道造成強烈的刺激、對人體吸入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進行補充,從而避免火災中因缺氧而造成窒息死亡,實現火災中的急救效果,而且結構輕巧、價格便宜、穿戴容易,能夠普及到醫院、學校、工廠、辦公樓及每個家庭中。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能夠釋放水份及氧氣的管道式防窒息急救口罩,包括口罩本體和掛耳,掛耳設置在口罩本體的兩側,其特征是:所述口罩本體包括紗布外包層,以及自外到內依次設置在紗布外包層中的過濾層、供氧保濕層和透氣軟墊層;供氧保濕層包括透氣外套、棉墊層、多個氧顆粒和多條能夠釋放水份的儲水軟管,儲水軟管具有兩個封閉端部,儲水軟管中儲存有純凈水,棉墊層設置在透氣外套中,氧顆粒和儲水軟管均勻地分布在棉墊層中。
上述氧顆粒是把空氣中的氧氣分離出來、激活,并與碳酸鈉結合成不穩定的包裹型顆粒,具體地說,氧顆粒是由碳酸鈉、過氧化氫和水三組分以氫鍵相連形成的不穩定復合物,這個復合物不太穩定而且易分解的,特別是遇水容易分解,每克氧顆粒遇水就會立刻釋放出兆億億個氧粒子,氧顆粒的最終分解產物為碳酸鈉、氧氣和水,這些都是天然存在的物質,安全環保,非常潔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未經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30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液壓擴張結構
- 下一篇:一種可塑性生物活性骨科外部固定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