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輔助變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42719.0 | 申請日: | 2016-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323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饒東杰;魏周艷;劉清;程超龍;言青;魏培華;李志杰;王明;黃芳軍;耿志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M1/00 | 分類號: | H02M1/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周長清,廖元寶 |
| 地址: | 41200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輔助 變流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輔助變流器。
背景技術
在強迫風冷的輔助變流器產品中,風道設計是產品設計中極為關鍵的環節,如果風道設計不合理,會直接導致器件溫度升高、壽命下降、可靠性降低,最終導致器件損壞或產品不能正常工作。目前輔助變流器柜通常安裝在列車底部,其安裝空間非常有限,尤其頂部進風空間非常小。但是輔助變流器一般功率又較大,因此產品對散熱要求非常高。目前傳統的輔助變流器風道設計屬于串聯風道,主要通過調節總進風口尺寸的大小來控制總的進風量,但缺點是調節總風量大小的方法單一,且由于風道較長,風阻較大,導致風道末端器件散熱效果變差,同時風道不便于清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進風量大且可調、散熱效率高的輔助變流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輔助變流器,包括柜體,所述柜體內安裝有變壓器、電抗器、逆變器和排風組件,所述電抗器和逆變器分別安裝于所述變壓器的相對兩側,所述排風組件安裝于與電抗器相鄰的變壓器一側;所述電抗器與柜體之間形成頂部進風的第一進風通道,所述逆變器與柜體之間形成頂部進風的第二進風通道,所述變壓器與柜體之間形成兩側開口的排風通道,所述柜體的底部設置有導風組件,所述導風組件的進風口與所述第一進風通道和第二進風通道相連,出風口與所述排風組件的進風口相連,所述排風組件的出風口正對所述排風通道的進風口用于將導風組件內的空氣排至排風通道,所述變壓器中與排風組件相對的一側設置有排風腔,所述排風腔的進風口與排風通道的出風口相連,所述排風腔的出風口朝下設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導風組件包括導風腔,所述導風腔的進風口包括第一進風口和第二進風口,所述第一進風口與第一進風通道相連,所述第二進風口與第二進風通道相連,所述第一進風口和第二進風口分別位于導風腔的一端兩側,所述導風腔的出風口位于另一端并與排風組件的進風口相連,所述導風腔內部設有與所述第一進風口對應的第一導風板和與所述第二進風口對應的第二導風板,所述第一導風板和第二導風板均從對應的進風口向出風口延伸并逐漸向導風腔的中部靠攏。
所述第一導風板和第二導風板均呈弧形且弧形開口朝向對應的進風口。
所述第一導風板的弧形半徑小于所述第二導風板的弧形半徑。
所述排風腔的出風口處設置有第三導風板和第四導風板,所述第四導風板安裝于所述排風腔的出風口處,所述第三導風板位于所述第四導風板的上方且安裝有吸音棉。
所述第一進風通道和第二進風通道的頂部進風口處均設置有用于調節進風量的風量調節組件。
所述風量調節組件為過濾網或過濾棉。
所述排風組件為排風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本發明的輔助變流器,在電抗器和逆變器處均設置有相互并聯的進風通道,不僅增加了進風量,而且可根據電抗器與逆變器的散熱要求對各自的進風通道的進風量進行適當調節;在柜體的底部設置有導風組件,用于將兩并聯的進風通道的風量進行合并后由排風組件排至變壓器的排風通道,再經排風腔后排出;本發明的輔助變流器采用先并后串的風道,增加了進風量,并壓縮了中間風道長度,減小了風阻,大大提高了整機通風散熱效率。本發明的輔助變流器的柜體底部設置有導風組件,能夠對各自進風通道的風速進行調節,可根據電抗器和逆變器各自的散熱要求進行針對性的調節,從而提高散熱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散熱風道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的輔助變流器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輔助變流器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去掉柜體)。
圖4為本發明的輔助變流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去掉柜體)。
圖5為本發明中導風組件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第三導風板和第四導風板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中第三導風板和第四導風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表示:1、柜體;11、第一進風通道;12、第二進風通道;13、排風通道;14、風量調節組件;2、變壓器;3、電抗器;4、逆變器;5、導風組件;51、導風腔;52、第一進風口;53、第二進風口;54、出風口;55、第一導風板;56、第二導風板;6、排風腔;61、第三導風板;62、第四導風板;7、排風組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株洲南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27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EMI濾波器及應用其的開關電源
- 下一篇:機器人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間、交流和直流之間、或直流和直流之間的轉換以及用于與電源或類似的供電系統一起使用的設備;直流或交流輸入功率至浪涌輸出功率的轉換;以及它們的控制或調節
H02M1-00 變換裝置的零部件
H02M1-02 .專用于在靜態變換器內的放電管產生柵極控制電壓或引燃極控制電壓的電路
H02M1-06 .非導電氣體放電管或等效的半導體器件的專用電路,例如閘流管、晶閘管的專用電路
H02M1-08 .為靜態變換器中的半導體器件產生控制電壓的專用電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種類的電流向負載供電的變換裝置的設備,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減少交流輸入或輸出諧波成分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