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環氧檸檬烯合成二氫香芹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42500.0 | 申請日: | 2016-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415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曉濤;李紹玉;吳慶典;萬猛;張建洋;劉穎;湯海潮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安萬邦香料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45/58 | 分類號: | C07C45/58;C07C45/82;C07C49/647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識產權事務所32223 | 代理人: | 謝觀素 |
| 地址: | 2233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環氧 檸檬 合成 香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化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化學合成方法,具體涉及用環氧檸檬烯合成二氫香芹酮的方法。
技術背景
與香芹酮一樣,二氫香芹酮也是清涼香型植物精油的重要香氣成份,可作為食用和化妝品香料而添加在糖果、飲料、牙膏和香水中。根據原料分類,其合成方法主要分為三種:(一)二氫香芹醇氧化;(二)香芹酮還原;(三)環氧檸檬烯異構化。
Fernandes, Rodney A. 和 Ingle, Arun B. 對二氫香芹醇氧化合成二氫香芹酮進行了研究(Fernandes, Rodney A. and Ingle, Arun B. Tetrahedron Letters, 2011, 52, 458- 460.),但是由于二氫香芹醇價格較高且很難得到,因此該方法只是理論上可行,實際生產上意義不大。香芹酮還原合成二氫香芹酮是采用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如何鐘林等(何鐘林等, L-香芹酮與L-二氫香芹酮的化學合成, 化學通報, 1992, (7): 16 – 20.)用金屬鋅和氫氧化鉀體系還原香芹酮合成了二氫香芹酮,但是該反應需要過量的鋅粉作為還原劑,不僅后處理繁瑣而且產生大量固廢和液廢,不適用于規模化生產;此外,硼氫化鈉也可以用于香芹酮的選擇性還原合成二氫香芹酮(Tori, Motooetal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1: Organic and Bio-Organic Chemistry, 1991, 435-45.),但是該方法的成本較高,限制了其工業化應用;隨著催化氫化的快速發展,金屬(Pd、Ni、Rh等)作用下的催化加氫被用于香芹酮的還原合成二氫香芹酮,大大解決了用傳統還原劑產生的污染問題。與二氫香芹醇和香芹酮為原料相比,環氧檸檬烯為原料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來源方便,價格低廉。2008年,日本學者Nii, Keiji用三氟乙酸促進環氧檸檬烯異構化合成了二氫香芹酮(Nii, Keijietal. 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2008, 81(5), 562-573.),該方法雖然條件溫和,但是三氟乙酸價格高且無法循環利用,同時強酸條件對設備材質有較高的要求,這些都制約了該方法在生產上的應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用環氧檸檬烯合成二氫香芹酮的方法,以廉價易得的1,2-環氧檸檬烯為初始原料,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二氫香芹酮。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用環氧檸檬烯合成二氫香芹酮的方法一,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環氧檸檬烯與主催化劑A或和輔助催化劑B混合,加熱在120~160℃發生開環重排反應生成二氫香芹酮;
反應過程中通過GC檢測,原料消失即反應結束,反應結束后,向反應液中加入白油,精餾得到二氫香芹酮成品;
用環氧檸檬烯合成二氫香芹酮的方法二,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環氧檸檬烯與主催化劑A或和輔助催化劑B混合,加熱在120~160℃發生開環重排反應生成二氫香芹酮,反應過程中通過GC檢測,原料消失即反應結束,反應結束后,向反應液中加入白油,精餾得到二氫香芹酮成品;
步驟二,催化劑留在釜液中循環使用,向反應釜中加入環氧檸檬烯,加熱在120~160℃發生開環重排反應生成二氫香芹酮,反應過程中通過GC檢測,原料消失即反應結束,反應結束后,向反應液中加入白油,精餾得到二氫香芹酮成品;
所述主催化劑A為二價鋅的路易斯酸,輔助催化劑B為有機堿、酯類、酰酮類化合物。
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所示:
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為:
所述主催化劑A為二價鋅的路易斯酸,包括氯化鋅、溴化鋅、碘化鋅,;輔助催化劑B包括三乙醇胺、丙二酸二甲酯、乙酰乙酸乙酯、乙酰丙酮,。催化劑B在反應中的作用是通過與催化劑A進行絡合,從而調節催化劑A的催化活性。
所述反應不添加溶劑。
環氧檸檬烯、主催化劑A和催化劑B的摩爾比為1:0.01~0.07:0.01~0.05。所述含有催化劑的釜液循環使用至少一次,且催化活性不會降低。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的原料很容易合成,廉價易得;反應過程不需要溶劑,合成工藝綠色環保;后處理提純僅通過精餾,工藝簡單;催化劑可循環使用,適合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安萬邦香料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淮安萬邦香料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250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