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火龍果莖咀嚼片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41276.3 | 申請日: | 2016-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858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梅青;徐禮駿;曾令軍;劉素果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L19/00 | 分類號: | A23L19/00;A23L33/00;A23P10/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308 | 代理人: | 吳悠 |
| 地址: | 230036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火龍果 咀嚼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咀嚼片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火龍果莖咀嚼片及其制備方 法。
背景技術
火龍果莖中含有多種植物甾醇,如蒲公英甾醇、菜籽甾醇、β-谷甾醇、麥角甾醇、 豆甾醇等。甾醇是以環戊烷全氫菲為骨架(又稱甾核)的一類物質,在自然界中以游離 態和結合形式存在。甾醇可分為動物性甾醇、植物性甾醇和菌性甾醇三大類。植物甾醇 是一類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能夠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及生化合成,促進膽固醇的 降解代謝,可用于預防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類的心臟病。其次,植物甾醇還具有抑制 血小板凝聚和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以及抗炎、抗菌等功能,可促進傷口愈合,增強 毛細血管循環,對治療潰瘍、皮膚鱗癌、宮頸癌等有明顯的療效。同時植物甾醇對皮膚 具有很高的滲透性,可以保持皮膚表面水份,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抑制皮膚炎癥,防日 曬紅斑、皮膚老化,還有生發、養發之功效。
火龍果莖中還含有植物多糖,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的火龍果莖多糖占干品的7%左 右,植物多糖是由許多相同或不同的單糖以α-或β-糖苷鍵所組成的化合物,普遍存 在于自然界植物體中,由于植物多糖來源廣泛,不同種的植物多糖其結構、分子構成及 分子量各不相同。從植物中提取的多糖具有非常重要與特殊的生理活性,這些多糖參與 了生命科學中細胞的各種活動,具有多種多樣的生物學功能。植物多糖能提高纖維蛋白 溶解酶活性、降血脂、降穩定性極佳。
火龍果莖條的藥膳價值非常明顯,除了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 元素等營養成分之外,還含有許多生理活性很強的藥用成分,如玉芙蓉、角蒂仙、三萜 類化合物及黃酮類物質等,其藥理涉及抑菌、抗炎、增強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及抗 癌等范疇。
此外,火龍果莖還含有VE、K、Mg、Ca,等營養成分。
目前市場上多以鮮食火龍果果實為主,火龍果莖作為食品開發利用的不多。然而, 火龍果植株萌芽力和發枝力極強,一年四季均可發芽抽枝,為保證果實發育的營養需求, 對新萌發的多余莖條需要進行定形修剪,因此造成大量莖條被丟棄。
由于火龍果莖富含火龍果多糖和果膠,其中的結合水含量高,不容易完全干燥,且 完全干燥會破壞火龍果多糖和植物甾醇的結構,使其失去原有的功效,而如果不干燥, 常溫下放置3~7天就腐敗變性,失去其營養及保健價值。為此發明人提供了一種不破壞 火龍果莖營養成分的深加工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火龍果莖咀嚼片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方式實現:
一種火龍果莖咀嚼片,所述火龍果莖咀嚼片的制備原料包括火龍果莖粉,脫脂奶粉, 可壓性淀粉,微晶纖維素,蔗糖,甘露醇,薄荷腦,硬脂酸鎂、60~70%乙醇溶液和2~8%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
所述火龍果莖咀嚼片的制備原料還包括:檸檬酸、碳酸鈣、滑石粉。
所述火龍果莖咀嚼片的制備原料配方為:
配方一:火龍果莖粉10~25份,脫脂奶粉10~15份,可壓性淀粉15~20份,微晶纖 維素10~20份,蔗糖粉15~25份,甘露醇10~20份,檸檬酸1.5~3份,薄荷腦0.08~0.4 份,硬脂酸鎂0.2~0.8份,60~70%乙醇溶液和2~8%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1~50 份。
配方二:火龍果莖粉10~20份,脫脂奶粉15~25份,可壓性淀粉10~20份,微晶纖 維素10~15份,蔗糖粉15~25份,碳酸鈣5~8份,滑石粉2~4份,甘露醇10~15份, 薄荷腦0.5~1份,硬脂酸鎂0.3~0.5份,60~70%乙醇溶液和2~8%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 合溶液1~50份。
所述火龍果莖粉是將火龍果莖除刺,清洗,去莖桿,切薄片,并加入綠豆醇提液, 打漿,在30~45℃通風的條件下干燥,研磨粉碎制備得到的。
一種火龍果莖咀嚼片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火龍果莖處理:采集當年生的火龍果樹莖條,除刺,清洗,去莖桿,切薄片;
2)綠豆醇提液的制備:用50%~80%的乙醇溶液浸泡粉碎后的綠豆,過濾取濾液, 得到綠豆醇提液;
3)火龍果莖粉制備:向切片的火龍果莖中加入綠豆醇提液,破碎打漿,并30~45℃ 通風的條件下干燥,粉碎處理,得到火龍果莖粉;
4)原料混合:按照上述配方一和配方二將原料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農業大學,未經安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127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