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直流馬達的內外圈定子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41012.8 | 申請日: | 2016-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926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吳連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澤馬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6/04 | 分類號: | H02K16/04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松山***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直流 馬達 外圈 定子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直流馬達的內外圈定子結構,尤指在一圓柱狀的殼體內壁環設一外定子,再于軸心位置設置一內定子,令該外定子與內定子之間能形成一轉動空間,供容納一中空型轉子的定子結構。
背景技術
馬達(Electric motor),又稱電動機,是一種能將所接收到的電力轉化成機械能,之后,再利用該機械能產生動能,進而驅動其他裝置的電器設備。由于,動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能量型態,而電能又具有易儲存、傳輸及潔凈等特性,所以,能夠被電能驅動,輸出動能的馬達,即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具。
一般言,依照驅動電能的不同,馬達又可分為直流馬達、交流馬達與脈沖馬達等類型,其中,直流馬達的“轉速-轉矩”與“電流-轉矩”等特性曲線,均為線性關系,具有易于控制輸出速度、啟動轉矩較大等特點,易于進行變速控制,因而成為工業自動化上的關鍵技術,而本發明的目的,即是針對直流馬達進行改良。
請參閱圖1A所示,直流馬達1的基本架構包括一殼體10、一樞軸11、一轉子12(rotor)、一定子13(stator)及一換向器14(commutator),其中,該殼體10內設有一容納空間101,該樞軸11樞設在該殼體10內,且其一端的輸出軸111凸露在該殼體10之外,該轉子12由多個硅鋼片組合而成,且組裝固定至該樞軸11上,該轉子12上纏繞有多匝線圈。該定子13為永久磁鐵所組成,且固設在該殼體10的內壁對應于該轉子12的外側周緣,并與該轉子12保持一間距,該換向器14設在該容納空間101內,能接收外部電力,并將電力輸送至該轉子12,且該換向器14還能隨著該換向器14的轉動,改變輸送的電流方向。
根據佛來明左手定則或右手開掌定則,當一導線被放置于一磁場內,若該導線通上電流后,該導線所產生的磁場會切割原有磁場的磁場線,進而使該導線產生移動,所以,當轉子12上的線圈通電后,其所產生的磁場,會切割定子13所產生的磁力線,而生成旋轉扭矩造成轉子12的轉動,并將電能轉換成動能,舉例而言,請參閱圖1B所示,當定子13的磁力線為由左至右時,若轉子12的線圈的電流方向為由右方流入左方流出,此時,該轉子12所產生的旋轉扭矩會迫使該轉子12順時針旋轉。
如前所述,直流馬達1的優勢,是在于易于控制轉子12的轉速,所以適合應用于工業自動化技術上。在控制直流馬達1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透過改變線圈上的電流大小,以增強或減弱該定子13在線圈上產生的動能,然而,線圈纏繞的密度有其限制,電流的改變幅度也不能非無限制,所以,發明人考慮到,是否能對直流馬達1的結構進行改良,以在不大幅增加整體體積的前提下,提升轉子12速度的可控制性與轉速范圍?
此外,發明人在研究過程中還發現,在已知的直流馬達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必須在該輸出軸111上額外組裝其它的傳動機構(如:齒輪組),才能將該轉子12產生的動能傳遞出去,但傳動機構的配置卻會造成結構復雜化,以及動能的必然耗損。此外,由于該輸出軸111凸露在該殼體10外的一端是自由端,所以,該輸出軸111的長度必須被設計的較短,以避免發生“軸線偏移”的問題。據此,當該樞軸11欲以高轉速,產生足夠的轉動扭力帶動該傳動機構時,該樞軸11與傳動機構間其實承受了極大的負荷,很容易產生磨損,進而因受力不均勻,而導致該輸出軸111的軸線仍逐漸發生偏移的問題。
綜上所述,現有的直流馬達的整體架構于實施使用上,仍存有部分缺失,因此,如何對直流馬達的結構進行改良,以提升其轉速的可控制性,并解決“軸線偏移”的問題,即成為目前各制造、設計直流馬達的廠商,亟欲解決的一重要課題。
發明內容
鑒于已知直流馬達在轉速的可控制性上應仍有改良的空間,且長久使用后容易產生“軸線偏移”的問題,發明人經過多年來不斷地鉆研,經過反復的測試、改良并實作分析后,終于設計出本發明的一種直流馬達的內外圈定子結構,以期能改善馬達的效能與耐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澤馬達有限公司,未經信澤馬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10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