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區域綜合環境風險評估與區劃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40851.8 | 申請日: | 2016-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190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翟遠征;冷蘇婭;蔣世杰;王金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Q10/06 | 分類號: | 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廣友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張仲波 |
| 地址: | 10087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區域 綜合 環境 風險 評估 區劃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環境科學技術領域,確切地說涉及環境風險管理,特別是指一種區域綜合環境風險評估與區劃方法。
背景技術
綜合環境風險評估是當前環境保護工作中一個新興領域,指對人類的各種社會經濟活動所引發或面臨的危害(包括:自然災害)對人體健康、社會經濟、生態系統等所造成的可能損失進行評估,并據此進行管理和決策的過程,它的誕生一方面是環境保護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環境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我國的綜合環境風險評估研究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主要以介紹和應用國外的研究成果為主,沒有自己的評估程序、方法和技術。90年代后,國家法規和管理制度中明確提出綜合環境風險評估內容。1993年,國家環保部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行業標準《環境影響評估技術導則(總則)》(HJ/T2.1-93)規定:對于環境風險事故,在有必要且具備條件時,應進行建設項目的綜合環境風險評估或環境風險分析。2012年,環保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知環發號》,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
隨著綜合環境風險評估的發展,環境風險區劃的概念也逐漸被人們認可,環境風險區劃是依據環境風險的時空分布規律,對其進行區域差異性和一致性的劃分。環境風險區劃作為一種新型區域環境風險分析的思路,是綜合環境風險評估及環境風險管理的必要環節。綜合環境風險區劃應遵循系統性、一致性、主導性和動態性的原則。
根據分區單元和空間尺度等的不同,綜合環境風險評估和區劃可用到的方法包括圖形疊加法、信息擴散法、層次分析法、模糊數學法、評估指標體系法等,其中,評估指標體系法因其簡便、快速、高效、低耗的特點受到眾多學者的青睞。
目前,關于環境風險評價與區劃研究,因評價技術方法限制等問題,在評估尺度上,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建設項目、工業園區或功能區等小尺度區域范圍內,其通常只針對單一風險因子進行評估。隨著社會發展及區域環境事件的頻發,需要針對基于省市區等中尺度區域以上的綜合環境風險評估。由于一個區域內各種風險因子的存在并相互影響,僅以單個環境風險因素作為評價對象,顯然不能真實反映區域環境因素的綜合效應。由此看來,針對小尺度范圍的單一風險因子綜合環境風險評估與區劃已不能滿足中尺度區域以上的環境風險監管的需要。
環境風險事件的發生是指環境風險源經過一定暴露途徑施加于受體之上,如圖1所示,其中,受體是指已受到或可能受到某種污染物或其他脅迫因子有害影響的組成部分,環境風險四要素(包括:風險源、風險控制機制、風險場、風險受體)相鋪相成,構成風險發生的必要條件?,F有的綜合環境風險評估與區劃方法主要以評估環境風險源危害性作為目標,未能將控制機制有效性、風險場特征、受體脆弱性等評估納入評估體系,忽視了后三者在環境風險評價體系中的重要作用,使得評估區劃的結果并不能客觀評估區域環境風險分布,從而不能完全反映評估區當地真實的環境風險水平。
除此之外,針對綜合環境風險評估的方法還存在理論和實踐存在差距的問題。目前,綜合環境風險評估的原理、理論框架已基本形成,許多國家也認識到了綜合環境風險評估的重要性,并且通過制定法律法規等手段開展綜合環境風險評估。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卻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往往不能把綜合環境風險評估的方法靈活運用于實際工作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區域綜合環境風險評估與區劃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針對小尺度范圍的單一風險因子綜合環境風險評估與區劃方法已不能滿足中尺度區域以上的環境風險監管的需要,及現有的綜合環境風險評估與區劃方法忽視了控制機制有效性、風險場特征、受體脆弱性在環境風險評價體系中的作用,導致不能完全真實的反映評估區當地真實的環境風險水平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區域綜合環境風險評估與區劃方法,包括:
根據區域綜合環境風險系統理論,對環境風險發生的要素進行分析,構建區域綜合環境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其中,所述要素包括:風險源、風險控制機制、風險場和風險受體;
基于構建的評估指標體系,確定評估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值及評估分值;
根據確定的評估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值及評估分值,得到評估區的綜合環境風險值;
根據評估區的綜合環境風險值,按照預設的分類方法對評估區進行風險分區。
進一步地,所述評估指標體系包括:目標層、系統層、準則層、指標層、指標計算公式,指標作用及指標數據來源;
其中,所述系統層包括:風險源危害性、風險控制機制有效性、風險場特征性及風險受體易損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師范大學,未經北京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085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Q 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數據處理系統或方法;其他類目不包含的專門適用于行政、商業、金融、管理、監督或預測目的的處理系統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預定,例如用于門票、服務或事件的
G06Q10-04 .預測或優化,例如線性規劃、“旅行商問題”或“下料問題”
G06Q10-06 .資源、工作流、人員或項目管理,例如組織、規劃、調度或分配時間、人員或機器資源;企業規劃;組織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倉儲、裝貨、配送或運輸;存貨或庫存管理,例如訂貨、采購或平衡訂單
G06Q10-10 .辦公自動化,例如電子郵件或群件的計算機輔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