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C/S架構的遠程監控系統和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40216.X | 申請日: | 2016-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044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韓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松 |
| 主分類號: | H04N7/18 | 分類號: | 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賴定珍 |
| 地址: | 157000 黑龍江省牡丹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架構 遠程 監控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視頻監控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C/S架構的遠程監控系 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在20世紀90年代初以前,市場上主要是以模擬設備為主的閉路電視監 控系統,稱為第一代模擬視頻監控系統。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 計算機運算能力的提高和視頻處理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利用計算機進行視 頻的采集和處理,利用高分辨率的顯示器實現圖像的多畫面顯示,從而大大 提高了圖像質量。這種基于PC機的多媒體主控臺系統,稱為第二代數字化 視頻監控系統。隨著數字視頻壓縮編碼技術的日益成熟,計算機的多媒體性 能不斷提高,網絡帶寬逐步增大,視頻監控步入了全數字化的網絡時代,稱 為第三代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現有的視頻監控技術中,當監控人不在監控現 場時,往往無法及時獲取到監控信息,無法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C/S架構的遠程監控系統和 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基于C/S架構的遠程監 控系統,包括前端監控設備、監控服務器和監控客戶端;
所述前端監控設備,與所述監控服務器相連接,用于采集現場作業數據 信息,將所述現場作業數據信息進行編碼壓縮和封裝得到網絡協議數據包, 并將所述網絡協議數據包發送給所述監控服務器;
所述監控服務器,分別與所述前端監控設備和所述監控客戶端相連接, 用于接收所述前端監控設備發送的所述網絡協議數據包,并將所述網絡協議 數據包進行存儲和更新;
所述監控客戶端,與所述監控服務器相連接,用于接收所述監控服務器 發送的所述網絡協議數據包,并查看所述網絡協議數據包。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前端監控設備對現場作業數據的采集,使監 控客戶端可以遠程、實時對現場情況進行查看。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前端監控設備包括信息采集設備和網絡視頻服務器;
所述信息采集設備,與所述網絡視頻服務器相連接,用于采集所述現場 作業數據信息,并將所述現場作業數據信息發送給所述網絡視頻服務器;
所述網絡視頻服務器,與所述信息采集設備相連接,用于接收所述信息 采集設備發送的所述現場作業數據信息,并將所述現場作業數據信息進行編 碼壓縮和封裝得到網絡協議數據包。
進一步,所述監控客戶端還用于向所述監控服務器發送監控瀏覽請求信 息。
進一步,所述信息采集設備為網絡攝像機或模擬攝像機。
進一步,所述監控客戶端為固定監控客戶端或移動客戶端。
進一步,所述固定監控客戶端為PC機或服務器。
進一步,所述移動客戶端為手機。
進一步,所述現場作業數據信息包括作業流程數據信息、作業控制管理 數據信息和視頻圖像數據信息。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另一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基于C/S架構的遠 程監控方法,包括:
前端監控設備采集現場作業數據信息,將所述現場作業數據信息進行編 碼壓縮和封裝得到網絡協議數據包;
監控服務器將所述網絡協議數據包進行存儲和更新;
監控客戶端查看所述網絡協議數據包。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前端監控設備對現場作業數據的采集,使監 控客戶端可以遠程、實時對現場情況進行查看。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還包括:
所述監控客戶端向所述監控服務器發送監控瀏覽請求信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C/S架構的遠程監控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C/S架構的遠程監控方法流程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前端監控設備,11、信息采集設備,12、網絡視頻服務器,20、監 控服務器,30、監控客戶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 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C/S架構的遠程監控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松,未經韓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4021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