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NSCT及深度信息激勵PCNN的多聚焦圖像融合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39111.2 | 申請日: | 2016-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510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04 |
| 發明(設計)人: | 丁世飛;朱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礦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5/50 | 分類號: | G06T5/50;G06N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1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nsct 深度 信息 激勵 pcnn 聚焦 圖像 融合 方法 | ||
1.一種基于非下采樣Contourlet變換及深度信息激勵PCNN的多聚焦圖像融合方法其特 征在于,對多聚焦的源圖像進行多尺度多方向的非下采樣Contourlet變換后,對低頻子帶和 高頻子帶采取不同的融合規則得到融合子帶系數,高頻子帶采用改進的PCNN模型確定融合 系數,最后通過非下采樣Contourlet逆變換得到融合圖像。
2.根據權利要求1,本發明方法包含以下具體步驟:
(1)在對同一場景的多聚焦圖像進行配準的預處理基礎上,分別對多聚焦圖像IA和IB進 行多尺度、多方向的非下采樣Contourlet變換,兩圖各分解為一幅低頻子帶圖像和一系列不 同分辨率的高頻子帶圖像;
(2)對低頻子帶圖像IA-lf和IB-lf采用基于子帶系數的邊緣信息能量來得到融合后的低頻 子帶圖像IF-lf,而沒有采用傳統方法平均法,因為該方法沒有考慮圖像邊緣的信息,降低了 圖像的對比度,能量表達式為:
I(i,j)為邊緣矩陣元素;
(3)高頻子帶圖像和采用改進的PCNN進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高頻子帶圖像 和分別為源圖像分解后的第k尺度、l方向上的高頻子圖像;
(4)逆變換,對得到的高頻及低頻圖像采取非下采樣Contourlet逆變換,得到融合后的 圖像IF。
3.根據權利要求2,高頻子帶圖像融合規則采用的改進PCNN模型的融合策略,其具體 步驟如下:
(1)PCNN模型初始化,設定參數的初始值和迭代次數;
(2)將高頻子帶圖像作為輸入圖像,每個像素點對應一個神經元,但不是將像素點的灰度 值作為輸入對象;
(3)將改進拉普拉斯能量和(SML)與圖像深度信息d(r)結合的因子作為神經元輸入,用 I(i,j)表示圖像在(i,j)處的系數,SML的定義如下:
引入的深度信息可用來移除圖像的不清晰邊緣,深度信息d(r)的定義如下:
R(r)表示輸入的散焦圖像的梯度和它的高斯核重模糊圖像梯度的比值,σ0表示重模糊核 的標準偏差,稱為重模糊尺度,則PCNN的輸入項Fij定義為:
Fij=SML(i,j)*[d(r)]-2
N為區域窗口大小;
(4)與原始PCNN模型不同,本發明的PCNN模型神經元的鏈接強度并沒有取相同的固定 常數值,而是由對應的像素特征所決定,本文將采取像素的拉普拉斯能量(laplace_energy,LE) 以及可見度(visibility,VI)作為神經元的鏈接強度值;
其中f(u,v)為(u,v)處的像素值,ω為以(x,y)為中心的窗口,mk為窗口中的像素灰度平 均值,N為該窗口中總的像素數,拉普拉斯能量越大,該局部圖像越清晰;
(5)取得以拉普拉斯能量及可見度作為神經元的鏈接強度后,分別計算相應的圖像 pcnnALE及pcnnAVI值,圖像A的pcnnA=(pcnnALE+pcnnAVI)/2;同理也可以計算圖像B的 pcnnB=(pcnnBLE+pcnnBVI)/2,pcnnA與pcnnB二者中較大的系數作為最終的NSCT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礦業大學,未經中國礦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911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