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延長zigbee網絡生命周期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38715.5 | 申請日: | 2016-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61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包曉安;李清木;張娜;郭煒杰;胡國亨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40/10 | 分類號: | H04W40/10;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鄭海峰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延長 zigbee 網絡 生命周期 方法 | ||
1.一種延長zigbee網絡生命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zigbee邏輯分簇
利用zigbee網絡的網形拓撲結構,將網絡進行分簇,并同步建立網絡鏈路,縮短路由路 徑,減少節點以及網絡消耗;
2)判斷節點能量狀態;
3)結合AODVjr的路由算法,建立源節點和目的節點之間的最優路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延長zigbee網絡生命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 中的zigbee邏輯分簇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01:網絡中第一個簇由中心協調器作為簇首形成,由它和它通信范圍內的節點構成, 記為簇0,在該簇形成后,中心協調器廣播信息給它發現的節點,如果發現的節點與它是父 子關系,則該節點成為簇0的簇成員,如果發現的節點與它不是父子關系,則它們之間建立 一條mesh鏈路,用于它們之間的通信;
S02:以簇0中的簇內節點為當前節點,分別在自己的通信范圍內發現新的節點,若發現 的節點是簇0的葉子節點,則它們之間為兄弟關系,并在它們之間建立一條mesh鏈路,且兄 弟關系會被記憶,若發現的節點為新節點且與當前節點非父子關系,則該新節點作為下一 個新簇簇首,建立新簇,并在它們之間建立相應的mesh鏈路;
S03:將新簇首作為當前節點,重新進行節點發現過程,若新發現的節點已成簇首,且與 當前簇之間存在父子關系,那么將兩個簇合并,父節點當成為合并后的新簇簇首,若它們之 間沒有父子關系,那么將選擇連通度大的節點擔當該簇簇首,如果連通度持平,則擁有較小 網絡地址值得節點將會成為簇首;若新發現的節點為孤立節點,不在任何簇中,則它將以簇 成員的身份加入當前節點的簇中,并建立mesh鏈路;
S04:以新建立的簇的葉子節點作為當前節點,重新進行節點發現過程,若被發現的節 點是其父節點的所在簇的葉子節點,則在它們之間建立mesh鏈路,若被發現的節點是新節 點,則該節點會作為新簇首建立一個新簇,當前節點成為該新簇的網關;
S05:重復S03到S04直到沒有新的鄰居節點被任何簇內的葉子節點發現。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延長zigbee網絡生命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 判斷FFD節點能量狀態具體為:
定義動態更新的節點能量的充足值PowerSufficient,偏低值PowerLow,警戒值 PowerWarning,如下公式所示:
PowerSufficient=αN×Power
PowerLow=βN×Power
PowerWarning=γN×Power
其中,Power為節點的初始能量值,α,β,γ為固定系數,N為初始值為1的計數值,當處于 警戒狀態的節點占所有節點達到臨界值時,計數N加1;
節點檢測自身的能量狀態,若大于PowerSufficient設定值,則為能量充足狀態,若大 于PowerLow而小于PowerSufficient時為能量偏低狀態,若節點能量低于PowerWarning設 定值,則為警戒狀態,處于警戒狀態的節點向協調器發送數據更新警戒節點計數 WaringNodes。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延長zigbee網絡生命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 具體為:
在初始化階段,中心協調器各路網絡地址分配機制為每個節點分配唯一的網絡地址, 并將自身剩余能量與節點能量等級定義的臨界值進行比較,判斷出該點的能量等級,從而 在傳輸數據時選擇不同的路由策略,
1)當節點能量充足時,所述節點為所有接收到RREQ包的節點,
1.1)判斷節點是RFD節點還是FFD節點,
若節點是RFD節點,則交由其父節點轉發;
若節點為FFD節點,則進行下一步;
1.2)路由節點接收到數據幀,先判斷自己是否為目的節點,若是則接受數據并回復 RREP報文,若不是,則判斷節點與目的節點的簇ID是否相同,若不同,RREQ報文將按照AODV 路由過程進行轉發;若相同,則判斷它們之間有沒有mesh鏈路;
1.3)若有mesh鏈路,則直接將數據發送到目的節點;若沒有mesh鏈路,則將RREQ報文單 播給源簇簇首,收到RREQ報文的節點遵循AODVjr方式對該報文進行轉發以及回復RREP報 文;
2)當節點能量偏低時,所述節點為所有接收到RREQ包的節點,
2.1)判斷節點是是RFD節點還是FFD節點,
若是RFD節點,則交由其父節點轉發;
若為FFD節點,則進行下一步,
2.2)路由節點接收到數據幀,判斷自己是否為目的節點,若是,則接收數據回復RREP報 文;若不是,則根據Cluster-Tree算法中的公式:
A≤D≤A+Cskip(d-1)
來判斷目的節點是否為自己的后代節點;
其中,A為當前節點的網絡地址,D為目的節點的網絡地址,d為當前節點所在的網絡深 度,Cskip(d-1)為當前節點在(d-1)深度下的網絡偏移量,當目的節點地址D處于A和A+Cskip(d-1)之間時,說明目的節點是當前節點的后代節點,反之則不是其后代節點;
2.3)若目的節點為自己的后代節點,則根據
計算下一跳地址,并將數據幀送到下一跳節點;
其中,Cskip(d)是網絡深度為d時的地址偏移量,由下式計算得出:
其中,Cm為父節點可擁有的最大子節點數,Rm為父節點可擁有的最大路由節點數,Lm為 網絡最大深度,這些參數均由協調器決定,d為網絡深度;
若目的節點不是自己的后代節點,則判斷目的節點是否為本簇成員;
2.4)若為本簇成員,則將數據幀發送給它的父節點,
若目的節點不為本簇成員,則判斷其是否為簇首,如不為簇首,則將數據幀轉發至目的 節點的簇首,由簇首處理;若目的節點是簇首節點,則檢查路由表是否包含目的節點地址信 息;
2.5)若包含目的節點地址信息,則直接將數據幀發送至目的節點;若不包含,則啟動 路由發現過程;
3)當節點能量處于警戒狀態時,此處的節點為所有接收到RREQ包的節點,
若節點判斷自身能量水平為警戒狀態,則停止數據轉發,只對自己為目的節點的這種 情況進行回復,自身若不為目的節點則直接丟棄RREQ數據包,同時向中心協調器發送數據 并由中心協調器更新警戒節點計數WaringNode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871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