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胃痛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36783.8 | 申請日: | 2016-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78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黎余英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P1/00;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氣滯 血瘀型 胃痛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具體是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胃痛的中藥。
背景技術
痛是一種常見病,尤其是現代都市人,饑飽失度,有時暴飲暴食,魚肉蝦蟹樣樣俱全,極盡滋膏,有時又賴床不起,早餐中餐不食,直餓到手腳無力以動。胃痛的病因很多,病癥復雜,本發明只針對氣滯血於型胃痛有特效,癥見胃脘脹滿剌痛,痛有定處,入夜或食后更甚,或有黑便,舌質紫暗,有瘀點瘀斑,脈弦澀。西藥目前對此病多以止痛作為手段,治標不治本,且容易錯過治療的最佳時間,對患者產生2次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胃痛的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理氣鎮痛作用,對氣滯血瘀型胃痛有很好療效,無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與市場前景。
為達此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配方: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胃痛的中藥,包括以下組份:丹參20~40份,白芍藥20~40份,降香20~40份,川楝子20~40份,元胡20~40份,沉香20~40份,桃仁20~40份,紅花20~40份,姜黃20~40份,九香蟲20~40份,水400~500份。
進一步的,丹參30份,白芍藥30份,降香30份,川楝子30份,元胡30份,沉香30份,桃仁30份,紅花30份,姜黃30份,九香蟲30份,水450份。
進一步的,還包括魚腥草20~40份,甘草20~40份,生姜10~20份,大棗20~40份。
進一步的,魚腥草30份,甘草30份,生姜15份,大棗30份。
本發明通過以上配方制作出來的中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采用多味中藥配合,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理氣鎮痛作用,對氣滯血瘀型胃痛有很好療效,無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與市場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病例一:
陳某,男,45歲,平時饑飽過度,酒食傷身,胃痛己有三年,痛時食胃痛藥止痛,近一月來,腹痛頻作,服止痛藥無效,癥見上腹剌痛拒按,痛處不移,舌質紫暗,有瘀斑。服本藥五劑,腹中剌痛大減,再服廿劑而愈,半年未見復發。
病例二:
歐某,男,55歲,胃痛己有十多年,平時不大注意,痛時服點止痛藥,近期腹痛頻作,癥見痛時剌痛拒按,痛不可忍,痛有定處,舌質紫暗,入夜疼痛尤為極烈,服止痛藥無效,醫院建議手術治療,因俱怕手術,轉中藥調理,服本藥十劑痛減,兩月而愈。囑每月服三至五劑鞏固療效,半年未復發。
病例三:
謝某,男,65歲。胃痛己有十多年,體形偏瘦,飯量少,稍進多點,胃痛復作,長期服藥,效果不佳,醫院建議手術切除,因俱怕手術,轉中醫治療,癥見體弱消瘦,腹中剌痛,痛有定處,舌質紫暗,脈澀。服用本藥四個多月痊愈,近期未見復發。
本發明通過以上配方制作出來的中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過采用多味中藥配合,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理氣鎮痛作用,對氣滯血瘀型胃痛有很好療效,無毒副作用,且取材容易,價格低廉,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與市場前景。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發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發明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黎余英,未經黎余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678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