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脫硫劑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036235.5 | 申請日: | 2016-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17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孫鑫;劉娜;寧平;李凱;劉貴;孫麗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8 | 分類號: | B01D53/88;B01J23/34;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硫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錳渣漿脫硫劑,屬于環(huán)境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有色金屬冶煉過程,煙氣中的二氧化硫的處理一直是科研的熱點。從目前的冶煉 趨勢來看,主要是以火法冶煉為主,造成的大氣污染主要以顆粒物與及SO2為主。煙氣處理 方面,高濃度的SO2的處理以制酸為主,低濃度的SO2采用脫硫治理。目前煙氣脫硫技術主要 有濕法處理技術、干法脫硫技術、半干法處理技術。
從目前的國內外脫硫的方法看,已開發(fā)的約有100多種,但是已經工業(yè)化應用的只 有10多種,且不論采用何種脫硫方法都需要付出高昂的設備投資和運行費用。濕法脫硫方 法的優(yōu)點是脫硫效率高,投資少,設備占地面積小,操作穩(wěn)定。但是設備易產生堵塞和腐蝕 問題,運行費用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問題,尤其是廢水問題。干法脫硫方法的脫硫劑與副產 物均為干態(tài),此法的優(yōu)點設備簡單,不存在腐蝕問題,無污水處理問題,能耗高,但是脫硫效 率不高,技術要求過高,操作不穩(wěn)定等。半干法脫硫不易產生堵塞和腐蝕問題,但是脫硫效 率不高、自動化要求過高,難以控制。開發(fā)適合我國國情的既能脫除煙氣中的SO2,同時又可 回收硫資源及較高價值的副產品的脫硫技術,將是解決我國SO2污染的有效途徑。液相催化 氧化煙氣脫硫法,該方法理論上不消耗催化劑,不產生固體廢物,無二次污染,是一種更為 環(huán)保的煙氣脫硫工藝,利用錳渣中的有色金屬過渡離子對SO2進行液相催化氧化作用,不僅 能達到很好的脫硫效果,還能達到以廢治廢,實現清潔生產。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更加環(huán)保的脫硫劑,即以錳渣漿作為脫硫劑,在 常溫常壓下對硫化物進行催化氧化;所述錳渣漿是將錳渣烘干、粉碎、篩分后與水混合制 得,錳渣漿含固量(錳渣)為質量百分比10%~60%。
本發(fā)明所述烘干溫度為80~100℃。
本發(fā)明所述篩分至80~100目。
本發(fā)明所述錳渣脫硫劑可以用于脫出尾氣中SO2。
所述錳渣為錳礦石冶煉成錳合金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相較于現有的技術,本發(fā)明原材料來源廣,制備方法簡單;材料的制備和應用都易實現 工業(yè)化;應用過程中能耗低;在常溫常壓下即可實現對SO2液相催化氧化;錳渣漿脫硫劑催 化效果好,不易中毒;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試劑,直接利用錳渣中所含的Mn、Fe、Ni等過渡金 屬離子與及金屬氧化物就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脫硫效果,還能實現清潔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3所述錳渣漿脫硫效果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4-5所述錳渣漿脫硫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fā)明,但本發(fā)明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以下所 述內容;本實施例1~3評價錳渣漿液相催化氧化SO2的活性,是用SO2的轉化率來表示。
實施例1:
將取自文山片區(qū)的綠色錳渣,在80℃下烘干,然后研磨并篩分成80~100目;將所得錳渣 粉末與自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混合后錳渣漿含固量為質量百分比15%;將所得的錳渣漿通 過氣體吸收瓶;錳渣漿用量為25ml;進氣SO2濃度為300mg/L,SO2的催化氧化效果見圖1所 示,由圖可以看出,當選用文山片區(qū)的錳渣,制成含固量為15%的錳渣漿后,SO2的100%的轉 化率可以維持12h。
實施例2:
將取自文山片區(qū)的綠色錳渣,在90℃下烘干,然后研磨并篩分成80~100目;將所得錳渣 粉末與自來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混合后錳渣漿含固量為質量百分比45%;將氣體通過含錳渣 漿的氣體吸收瓶;錳渣漿用量為25ml;進氣SO2濃度為300mg/L,SO2的催化氧化效果見圖1所 示,由圖可以看出,當用錳渣制成含固量為45%的錳渣漿后,SO2的100%的轉化率可以維持 22h。
實施例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623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