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竹林下栽培有機重樓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035256.5 | 申請日: | 2016-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74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13 |
| 發明(設計)人: | 周海;孟珍貴;舒茂;張廣輝;海梅榮;陳軍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海;云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國智京通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孫文彬 |
| 地址: | 657500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竹林 栽培 有機 重樓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種植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竹林下栽培有機重樓的 方法。
背景技術
重樓是我國使用歷史悠久的重要中藥之一,以滇重樓或華重樓(也稱 七葉一枝花)的根莖入藥,性微寒,味苦,有小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 止痛,抗腫瘤等藥用功效,是著名成藥“云南白藥”的主要原料之一。近年 來市場對重樓的需求急劇增加,每年的消耗量都遠遠超出了重樓的年生長 量,加之重樓生長周期長、生存環境遭破壞、以及人為掠奪式采集等原因, 重樓資源已瀕臨枯竭,局部地區野生資源已瀕臨滅絕。因此,人工栽培重 樓已成為必然趨勢。
重樓的栽培通常是大田設施栽培,即將耕地或山坡地徹底挖好整理好 之后,搭建遮蔭棚,再栽培重樓。這種方法栽培重樓,有三大弊端:首先 是占用耕地。由于重樓生長期較長,為5-8年,在耕地面積越來越少的今 天,這種弊端越來越突出。其次是投入成本高。整地、理墑、搭棚、澆水、 施肥、打農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都要投入較多的資金和勞動力。再次是生 產出的重樓藥材農殘較高,用藥的安全性極差。因此,該方法栽重樓不行。
重樓的另一種栽培方法是林下仿生栽培。科研人員對此進行過一些探 索。周芳宇(云南省普洱市墨江縣林業局)等對墨江縣近年來滇重樓林下種 植技術及效益等進行了分析,但未提及竹林下栽培。劉濤(云南農業大學), 謝世清等在云南省彌渡縣華山松林下栽培滇重樓的基礎上,總結了滇重樓 林下規范化種植生產標準操作規程(SOP),但也未涉及竹林。匡秀芬(龍陵 縣林業局)等在龍陵縣也進行了滇重樓闊葉林下栽培試驗,并未涉及竹林。
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與服務系統”,也未檢索到與本發明方 法相同的栽培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竹林下栽 培有機重樓的方法,技術程序簡單,極易執行;且成本非常底,能節省大 量的資金和勞動力;最重要的,是生產出的藥材安全有效。
一種竹林下栽培有機重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選地:選擇成片生長的野生竹林林地作為栽培區域;
步驟二、清理雜草;
步驟三、播種或移栽:若是是種子,采收后即可播種,在竹林下按6*12cm 的間距穴播,穴深5-7cm,每穴2粒種子,覆土層2-3cm;若是種苗或根狀莖, 移栽期以雨季的6-8月,移栽時按20*20cm的間距穴栽,穴深10-15cm,以 覆土能蓋住種莖上的芽為準;
步驟四、簡單管理:無需澆水、施肥、噴施農藥。
進一步地,如上所述的竹林下栽培有機重樓的方法,所述步驟一中, 選擇面積竹林種植面積超過100平方米的竹林為基地。
有益效果:
1、本發明栽培技術程序簡單,極易執行;
2、本發明方法成本非常低,極大地節省了耕地、物資、勞力。
3、利用本發明方法重樓出苗快,成活率高、長勢良好。
4、利用本發明方法生產的重樓藥材,無化肥污染、無農藥殘留、重 樓總皂苷含量達2.63%,遠高于藥典的0.6%,安全有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本發明中的技術 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 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 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 護的范圍。
一種竹林下栽培有機重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選地:在人為活動干擾較少的山區,選擇生長年限較長的(3 年以上)、成片生長的野生竹林林地作為栽培區域;竹子種類以中型到大型 竹子如剛竹、毛竹、箭竹等為宜;
步驟二、清理雜草:在生長年限較長的野生成片竹林中,由于竹葉每年 脫落覆蓋,雜草很難生長,所以只需簡單地將一些少量的雜草拔除清理即可;
步驟三、播種或移栽:如果是種子,采收后即可播種,在竹林下按6*12cm 的間距穴播,穴深5-7cm,每穴2粒種子,覆土層2-3cm;如果是種苗或根狀 莖,移栽期以雨季的6-8月為宜,移栽時按20*20cm的間距穴栽,穴深10-15cm, 以覆土能蓋住種莖上的芽為準,栽種不宜太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海;云南農業大學,未經周海;云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52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斯太爾摩控冷線側壁
- 下一篇:用于萬能軋機立輥雙列圓錐軸承外套的拆卸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