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船舶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系統對中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33577.1 | 申請日: | 2016-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68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卜文俊;何琳;施亮;徐偉;趙應龍;呂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B21/00 | 分類號: | G01B21/00;G01B21/02;G01B21/22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華 |
| 地址: | 43003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船舶 推進 動力設備 大型 系統 監測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船舶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系統對中監測裝置,在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裝置筏架與艇體之間安了7個垂向位移傳感器、3個橫向位移傳感器、2個縱向位移傳感器及轉速、溫度傳感器;控制器單元內部集成有可編程控制器、A/D模塊、通訊模塊、電源模塊等;通訊模塊有PC機通訊接口。面板上集成有觸摸顯示屏、指示燈及開關等。所有傳感器與A/D模塊相連,A/D模塊將傳感器輸出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可編程控制器解算出運行狀態下推進主機對中狀態及筏架姿態,并在觸摸顯示屏上顯示。本發明實時性好、測量精度高、使用便捷、智能化程度高,可用于實現船舶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裝置對中狀態及筏架姿態實時高精度監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測量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船舶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系統對中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船舶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系統可對推進主機及其它多臺動力設備實施集成化高效隔振,可以在獲得高效隔振效果的同時,降低隔振裝置重量、空間占用,克服傳統船舶分散隔振系統隔振效果不均衡,容易造成“隔振效果短板”的問題。船舶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系統的承載重量可以高達數百噸,目前該技術已成為船舶動力設備減振降噪領域新的發展方向。
船舶推進及動力設備采用大型隔振系統隔振后,面臨兩個方面的問題:推進主機如何保持與軸系的良好對中狀態以確保軸系及推進主機的工作安全性;動力設備附屬管路位移如何控制以確保管路系統工作的安全性。因此,工程上迫切需要一種實時對中監測裝置,該裝置既能夠監測推進主機對中狀態,同時又能夠對隔振系統筏架進行姿態監測,以確保動力設備附屬管路位移在允許范圍內。
現有的產品如激光對中儀、百分表等均無法在線監測推進主機對中及筏架姿態。CN101813152公開了一種智能氣囊隔振裝置,通過7個位移傳感器實現結構外形尺寸相對較小的推進電機類旋轉機械對中監測,但該裝置不能解決大型筏架結構彈性變形影響引起的對中測量誤差問題,且由于測點較少也無法監測大型筏架的姿態,因此,不適用于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系統對中監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旨在提供一種通過多個位移傳感器測量大型隔振裝置筏架不同測點相對基座的位移變化信息,然后將不同測點位移變化信息進行融合,解算出推進主機對中狀態及筏架姿態的船舶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系統對中監測裝置。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方式為,船舶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系統對中監測裝置,在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裝置筏架與艇體之間安裝了7個垂向位移傳感器、3個橫向位移傳感器、2個縱向位移傳感器及轉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
控制器單元內部集成有可編程控制器、A/D模塊、通訊模塊、電源模塊、蜂鳴器;控制器單元的面板上集成安裝有觸摸顯示屏、電源工作指示燈、對中狀態指示燈、故障狀態指示燈及控制器單元開關;
所有傳感器與A/D模塊相連,A/D模塊將傳感器輸出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可編程控制器解算出運行狀態下推進主機對中狀態數據及筏架姿態,并在觸摸顯示屏上顯示;電源模塊給系統供電,蜂鳴器在系統出現故障時發出報警提示音,通訊模塊有PC機通訊接口。
本發明的位移傳感器用于測量筏架相對基座不同方向的位移變化信息,轉速傳感器用于測量推進主機的輸出軸轉速,溫度傳感器用于測量裝置的工作環境溫度,控制器單元高速采集各路傳感器的測量信號并對信號進行預處理,然后解算出筏架的姿態及推進主機對中狀態,同時能夠對裝置的工作狀態進行監控并具備故障自診斷功能。轉速信號傳輸至控制器單元,用于主機對中信號處理。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如下:
1、通過多個位移傳感器測量筏架不同位置相對基座的三向位移變化,然后將各測點位移變化信息融合,融合后的位移傳感器信息可以反映筏架結構彈性變形影響,并用于解算推進及動力設備大型隔振系統的筏架姿態、主機對中狀態,位移傳感器可以長時間連續工作,實時性高、測量精度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35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