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動力多功能加力變速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33248.7 | 申請日: | 2016-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852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蘋;林義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康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林義昌 |
| 主分類號: | F16H3/00 | 分類號: | F16H3/00;F16H3/10;F16H57/023;B60K17/08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創益專利事務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衛平 |
| 地址: | 重慶市巴南區花溪鎮紅光***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多功能 加力 變速箱 | ||
本發明涉及車輛傳動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雙動力多功能加力變速箱,箱體內設置有發動機傳動輸出系統和電機傳動輸出系統,發動機傳動輸出系統具有主軸、連接發動機的主動齒輪,主軸上組裝前進齒輪、倒擋齒輪及第一結合齒輪,主動齒輪嚙合前進齒輪和倒擋齒輪,第一結合齒輪則選擇嚙合前進齒輪或倒擋齒輪來實現前進或倒擋,主軸再將動力傳遞到后橋機構上;電機傳動輸出系統具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單向器帶動一副軸轉動,副軸通過變速機構聯動主軸。本發明制造、裝配方便,體形小,適合雙動力使用,能在電機和發動機的輸入動力間實現高速、低速及加力等變化,有效減少電機功率損失,實現在不同路況條件下變速及加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傳動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變速箱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動車具有低碳環保,經濟節約的優點,但由于受到電瓶的限制,行駛里程較短,不能夠較長時間持續駕駛,而且受技術限制,電動車在爬坡或重載時,電機功率顯得不足;然而由發動機帶動的車輛雖然動力強、可持續行駛,但不斷升高的油價使得其運行成本增加,且排放的尾氣會污染環境。隨后出現有油、電混合動力輸入系統,將電機和發動機共同作為車輛行駛的動力,在行駛時可按實際情況切換動力系統。變速箱為車輛傳動中常見的裝置,實現車輛行駛速度變化,如高速、低速及加力等變化,然而,現有技術中還缺乏適合雙動力使用的變速箱,為此,本申請人秉持著研究創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專業眼光和專業知識,研究出一種新型雙動力多功能加力變速箱,即提出本案申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適合雙動力使用的雙動力多功能加力變速箱,能在電機和發動機的輸入動力間實現高速、低速及加力等變化。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雙動力多功能加力變速箱,包括有箱體,所述箱體內設置有發動機傳動輸出系統和電機傳動輸出系統,其中:
發動機傳動輸出系統具有主軸、連接發動機的主動齒輪,主軸上組裝前進齒輪、倒擋齒輪及第一結合齒輪,主動齒輪嚙合前進齒輪和倒擋齒輪,第一結合齒輪則選擇嚙合前進齒輪或倒擋齒輪來實現前進或倒擋,并以此傳遞主動齒輪的動力到主軸上,主軸再將動力傳遞到后橋機構上;
電機傳動輸出系統具有電機,電機的輸出軸通過單向器帶動一副軸轉動,副軸通過變速機構聯動主軸,主軸再將動力傳遞到后橋機構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變速機構包括設置在主軸上的高速大齒輪、加力大齒輪及第二結合齒輪,第二結合齒輪選擇嚙合高速大齒輪或加力大齒輪來實現高速前進或加力前進;在副軸上組裝有高速小齒輪和加力小齒輪,高速小齒輪與高速大齒輪嚙合,而加力小齒輪與加力大齒輪嚙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單向器為齒輪形體,單向器安裝在副軸上并通過齒輪嚙合方式連接電機輸出軸上的驅動齒輪。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動齒輪及前進齒輪、倒擋齒輪為錐形齒輪,在前進齒輪和倒擋齒輪上分別設有內齒連接第一結合齒輪。
上述方案中,所述高速大齒輪和加力大齒輪上分別設有內齒連接第二結合齒輪。
上述方案中,所述高速大齒輪與前進齒輪構成雙聯齒。
上述方案中,所述高速小齒輪和加力小齒輪為雙聯齒。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制造、裝配方便,體形小、多功能的優點,適合雙動力使用,能在電機和發動機的輸入動力間實現高速、低速及加力等變化,有效減少電機功率損失,使用本發明能夠在不同路況條件下,充分發揮電機的動力。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康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林義昌,未經重慶康昌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林義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324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