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快速檢測單增李斯特菌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032193.8 | 申請日: | 2016-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742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賴衛華;王景云;劉道峰;鄧省亮;山珊;熊勇華;魏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昌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69 | 分類號: | G01N33/569;G01N33/558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檢測 李斯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檢測領域,具體采用Fe3O4/Ru(bqy)32+納米微球集成免疫磁珠捕獲技術和免疫層析快速檢測單增李斯特菌。
技術背景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簡稱單增李斯特菌,是一種人畜共患的食源性致病菌。該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并且在4℃冰箱保存的食物中仍能生長繁殖,是冷藏食品中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單增李斯特菌極易污染肉、蛋、海產品、乳制品、蔬菜等食品,引起食物中毒和李斯特菌病的發生。李斯特菌病具有妊娠期感染多、胎兒嚴重并發癥多、免疫受損人群易發、腦膜腦炎幾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因此,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處理,對保障食品安全和預防李斯特菌病爆發具有重大意義。
目前檢測單增李斯特菌的金標準是傳統分離鑒定法,該方法需經過預增菌、選擇性增菌、分離培養、生理生化鑒定及血清型鑒定等步驟,整個過程繁瑣耗時(3-7天);PCR方法、電化學方法以及生物傳感器法對單增李斯特菌檢測靈敏度高,然而它們需要較長的檢測時間、昂貴的儀器以及專業的技術人員。因此,建立快速、簡單、靈敏的檢測方法對食源性致病菌的檢測具有重要意義。
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條以其操作簡單、快速(10-15min)、準確等特點成為基層篩選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膠體金的光學信號有限,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條的靈敏度不高,對單增李斯特菌的檢測限通常不高于105CFU/mL,這個缺陷限制了其在食品和農產品檢測中的應用。因此,提高試紙條的靈敏度將為單增李斯特菌的檢測提供簡單、高效的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速、靈敏、簡便的單增李斯特菌定性、定量檢測技術。
本發明具體方案如下:
一種快速檢測單增李斯特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納米微球的制備:
a.添加0.4-0.8mmolFeCl3·6H2O和0.2-1.6mmol FeCl2·4H2O到100mL的去離子水中,向溶液中通入氮氣并加熱到80-120℃,然后將3-7mL 25%的NH3·H2O添加到混合液中,反應2h;用永磁鐵從反應溶液中分離出黑色的固體物質用高純水清洗3~5次,得Fe3O4納米粒子;
b.取12mg Fe3O4納米粒子用1-10mL去離子水和20mL乙醇的混合液重懸,先在緩慢攪拌的條件下加入0.3-0.9mL的NH4OH溶液,再將10-300uL正硅酸乙酯溶解在50uL乙醇溶液中逐滴加入,室溫下反應12h,在Fe3O4納米粒子表面形成一層二氧化硅,用去離子水溶液清洗幾次,在乙醇溶液中復溶得到二氧化硅包覆的Fe3O4納米粒子;
c.把10-300uL的正硅酸乙酯,20mL無水乙醇,1-10mL去離子水和1mL 0.5-3mg/L的啡啰啉聯釕(Ru(bqy)32+)混合,將混合溶液加入0.5mL二氧化硅包覆的Fe3O4納米粒子,最后加入600-900μL的NH4OH,劇烈攪拌3h,得到Fe3O4/Ru(bqy)32+納米微球,用去離子水清洗備用;
d.將1mL的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添加到10mL的乙醇溶液中,用該混合物復溶Fe3O4/Ru(bqy)32+納米微球,在常溫下300rpm攪拌12h后,再80℃ 300rpm攪拌1h,離心得到硅烷化的Fe3O4/Ru(bqy)32+納米微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昌大學,未經南昌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03219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